CFO的定位在过去的十年里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从财税负责人到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伙伴、企业变革的催化药剂,CFO所起的重要作用有许多文章都进行了分析论述,伴随着重要作用相应的是CFO所遇到的问题也越来越复杂、挑战越来越严峻。
在过去的几年里,科学技术的进步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各种提升效率的软件系统走进同样高速发展的企业集团中去,然而这些优化后的流程,IT基础设施之间的联动和谐,仍然需要不断的提高改善。
企业绩效管理(EPM)框架则提供了一个在业务与人、流程与技术之间的桥梁。
如何通过企业绩效管理,来获得切实的企业收益?
(1) 在战略制定上,确定可衡量的绩效指标,将绩效与战略相连接
(2) 进行计划、预算以及预测
(3) 财务合并、财务共享,进行统一的经营绩效分析
(4) 找到关键的业务驱动因素,并对其进行着重分析
本文分享了一些实践案例与行业经验,为财务团队提供“实际”视图,更深度的了解如何去更好的应用EPM。正如其他方法论一样,是否能应用得当,是拉开领先者和落后者间差距的主要原因。
财务人员只作为一个账簿管理者的时代很久以前就一去不复返了,现在的CFO需要有能力担任战略顾问的角色,并成为企业绩效管理的“保证人”,旨在确保组织将其战略转化为可衡量的指标和目标,并监控其绩效。它还意味着在整个企业协调人员,使个人、部门的绩效目标与企业的目标相一致,确保组织的运行,虽然复杂,但每个部分都能为整体的成功做出了贡献。
在传统模型中,EPM由三个部分组成:
(1) 预算的策略:它将企业愿景分解为财务和非财务指标,并建立问责制,以提高整个组织的业务绩效
(2) 预测的方法:在“敏捷时代”,每天的分析,每周、每月的报告,建模和决策支持驱策调整业务预期目标
(3) 奖励的认定:它列出了个人行为、交付标准和奖励模式,以使员工的表现与业务表现相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