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化进程缓慢
传统上,西方公司的亚洲总部一般设在日本、香港或者新加坡。但现在的趋势是越来越多的西方公司
在本地化方面,日企比西方企业要落后得多。首先体现在关键决策上,依靠日本人内部作沟通,自己做决策。但这样做的后果是决策缓慢。比如要在中国做广告,从申报到总部的审批,一般至少要一两个月。以推新机来看,如果中国市场青睐折叠的某款机型,而要申报做这样的机型要等到两三个月,那时市场早已变了样。又比如,手机市场产品的生命周期很短,设计更新快速,而日本企业的更新速度仅为韩国和西方企业的三分之一。
另一个错误是日企总试图实行日本的管理方式。根据2004年版中国日本商会以及2003年版的中国
韩国跨国企业与日本相似,多数韩企人力结构仍是普通职员为中国人,中层管理人员以上为韩国人。但近年来取得一些进展。根据三星经济研究院对553家在华韩国企业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成为中高层管理人员。见图二。
图二:韩国企业人力结构现状
来源:三星经济研究院(503家公司作答)
与西方跨国企业的活跃的研发
严格控制、整体化、速度快、简单决策和运营连续性这些因素,曾经是
与日韩企业相比,西方的文化能够容纳各国的文化,因此文化中很容易吸纳本土管理者,实现企业文化的迅速本土化。同时西方公司开始全球化要早得多,因此更加开放,具备更包容的多元化组织,组织结构也更扁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