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企业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中心
这种人为地把企业财务管理拔高的做法,极易陷入到"资金万能论"的漩涡,误导企业全面经营管理工作的开展,妨碍企业在不断变化的形势下进行管理理论和方法上的创新。
比如,日本企业就非常重视生产管理和员工管理;德国企业就视质量管理为神明,但他们都没有把财务管理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而是强调做好各项企业管理,从而取得了很好的财务收益和投资回报。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理财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是企业系统良性循环的前景条件,也是评价企业财务活动是否合理的标准。但有些企业却把利润理解为企业财富,把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不是定位为"企业价值最大化",而是定位为"企业利润最大化",以为利润越多,企业的财富增加就越多。
三、企业财务战略目标不能紧密配合企业战略目标
如果企业真的步入目标陷阱,其危害是很大的:其一是会使企业中相关部门无所适从,无法协调好各种财务关系,无法让人知道是否实现了财务目标,无法对员工产生激励与约束作用,无法开展有效的业绩评价;其二是由于企业财务战略目标不明确,极易导致企业投资决策失误,难以防范诸如收支性财务风险、现金流量财务风险、筹资性财务风险,最大限度地提高投资报酬率和资产利用率。
四、不顾条件地实施多元化理财
他们往往在不掌握新扩张领域的相关基础知识、基本经验和基本技巧,没有处理好新建立的各种关系,不具有进入新领域的财务管理骨干不具备足够的资金、时间和人力资源等等相关条件的情况下,就盲目进行多元化扩张对于这种不根据自己企业的特点,结合社会发展环境和守好根据地的扩大理财行为。
五、过分依赖负债经营
本来,企业利用债务进行负债经营,对于降低企业综**本,获取财务杠杆利益,减少财务风险,是无可厚非的,但如果企业的财务管理者和决策者,在没有掌握好负债的规模、利益和期限的情况下,就根据个人的偏好来估计投资项目的赢利性。
六、财务管理工作方式与组织机构不能适应形势的变化而改变
一诺财务认为适当加强组织的沟通与协作,搭建起财务、管理信息平台,并使财务管理成为主动地支配企业再生产过程,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才能有利于企业正确进行各项决策和防范风险控制创造好条件。
在我国加入WTO后如何留住企业优秀的财务管理人才,甚至吸引国外管理人才流入,将成为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课题。但由于一些企业仍还在搞任人唯亲,从而堵塞了高素质人才的成长和现有人员潜能的发挥,更不要说吸引国外优秀企业财务管理人才了。
八、不注重财务管理的创新应用
二是在财务成本管理方面,不能从"产品"为重心转向以作业为重心,致使财务成本控制的视角还没有从传统的降低成本的初级形态转移到成本计划、成本预算、优化配置资源、合理的成本、事前预防重于事后调整,以及重组生产流程方面来。
在现有财务评价指标体系中缺少对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估指标,特别是目前已被全球400多家公司用于业绩考核与评价的附加经济价值(EVA),更是很少进行深入的研究,从而制约了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影响着企业的永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