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调查、发布的 2017 年 7 月份中国大宗商品指数为 108.4%,升幅较 6 月份扩大 4.8 个百分点,是今年以来的第二个高点。各分项指数中,大宗商品价格指数止跌反弹,其余指数则继续显现回升态势,其中供应指数和销售指数升幅扩大,库存指数升幅有所收窄。本月指数升幅扩大,表明大宗商品市场明显回暖,供需两旺,产业链库存增速有所放缓,预示大宗商品市场稳中向好的态势基本确立。
中国大宗商品指数走势图
市场供应增速仍在增长。7 月份,大宗商品供应指数为 107.8%,升幅较上月扩大 7.0 个百分点,连续六个月呈现回升态势,显示当前大宗商品市场供应量明显增加。各主要商品中,除成品油供应有所回落外,其余品种均呈现回升态势,特别是钢铁、有色金属、原煤以及汽车供应量指数上升明显。值得关注的是,当前钢铁等商品生产利润处于高位,后期供应继续增加的概率较大,一旦需求端出现变化,市场将面临较大的调整风险。
商品销售增速持续加快。7 月份,大宗商品销售指数为 110.5%,升幅较 6 月份扩大 1.6 个百分点。显示大宗商品市场需求淡季不淡,整体稳中向好。各主要商品中,除化工有所回落外,其余品种市场
需求情况良好,指数均明显回升,特别是钢铁、铁矿石和成品油销售量指数升幅均在 10 个百分点以上。
商品库存增速有所放缓。7 月份,大宗商品库存指数为 104.9%,升幅较上月收缩 4.0 个百分点,该指数虽连续六个月上升,但升幅已连续三个月收窄,显示随着近期市场需求情况良好,大宗商品市场库存增速持续放缓,供应压力正在缓解。各主要商品中,除钢铁库存量指数继续下降外,其余品种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但除有色金属外,其余品种的上升幅度均有所收窄。本月钢铁库存量指数环比下降 1.2%,连续两个月呈现回落态势,显示钢铁行业虽供应持续增长,但销售较为顺畅,产业链库存并未明显累积,市场供需整体较为均衡。
市场价格止跌回升。7 月份,大宗商品市场价格止跌回升,环比上升 1.3%,同比上涨 19.3%。从主要行业来看,除成品油价格指数继续下跌外,其他四大类产品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黑色金属价格延续之前的上升趋势,本月上升 4.6 个百分
7 月份中国大宗商品指数显示:
指数上升明显,市场向好基础增强
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调查、发布的 2017 年 7 月份中国大宗商品指数为 108.4%,升幅较 6 月份扩大 4.8 个百分点,是今年以来的第二个高点。各分项指数中,供应指数和销售指数升幅扩大,库存指数升幅有所收窄。本月大宗商品指数升幅扩大,显示当前国内大宗商品市场供需两旺,产销衔接正常,库存压力正在逐步缓解,预计后期国内大宗商品市场稳中有升、稳中向好的态势仍将延续。
一、商品供应增量有所提高
7 月份,大宗商品供应指数为 107.8%,升幅较上月扩大 7.0 个百分点,连续六个月呈现回升态势,显示当前大宗商品市场供应量明显增加。各主要商品中,除成品油供应有所回落外,其余品种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但除有色金属外,其余品种的上升幅度均有所收窄。数据显示,尽管 7 月份市场处于消费淡季,但需求超预期,各品种产业链库存并未明显累积,市场供需整体较为均衡。
1、钢铁去库存情况良好。
本月钢铁库存指数环比回落 1.2 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呈现回落态势,且仍是唯一一个库存量指数回落的商品。在产量出现高位的情况下,国内钢铁库存在传统消费淡季依然连续下降,一方面说明市场真实需求仍较为强劲,另一方面也说明去产能及地条钢清理对中小钢厂生产形成了抑制,市场整体供应增加仍不及预期。据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市场监测,截止 7 月末,市场库存和钢厂库存合计较去年同期减少 42 万吨,上月为减少 90 万吨。
2、铁矿石库存增速持续减缓
7 月份,铁矿石库存指数上升 8.1 个百分点,但增幅较上月收缩 8.9 个百分点,且连续两个月出现收缩态势。数据显示,6 月份国内铁矿石产量高达 12469.3 万吨,是 2015 年 10 月份以来的最高。当月铁矿石进口量高达 9470 万吨,环比增加 318 万吨,同比增长16%。市场供应压力可见一斑。不过随着钢企生产热情的高涨,近期国内铁矿石需求良好,供应压力得到一定的缓解。7 月份钢铁 PMI采购量指数回升 5.0 个百分点,至 57.3%,为近 15 个月以来的最高,且连续三个月处于 50%的荣枯线之上,显示钢企对原材料的采购积极性持续高涨。最新数据显示,当前国内铁矿石港口库存较 6 月末的历史高点减少 1.3 个百分点。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大宗商品市场运行中的有利因素较多,一是外部环境相对较好。世界经济保持温和复苏态势以及美元指数低位震荡。美联储发布 7 月 FOMC 会议声明,联邦基金利率维持 1%-1.25%区间不变,符合市场预期。宣布“相对迅速”启动缩表,暗示最早 9 月开始缩表。美元指数受到这一消息影响,出现闪跌,总体处于低位。同时密歇根大学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 年 7 月美国的消费者信心指数终值 93.4,略好于预期和初值 93.1,但低于 6 月前值 95.1,并创去年 10 月美国大选之前以来最低,反映美国消费者情绪的先行指标出现了回落,也表明美国民众高涨的乐观情绪暂告一段落。因此,美元指短期内走强的概率不大,或将继续维持低位震荡。这对大宗商品来说,是一个好消息。二是从国内来看,当前国内经济回暖,运行态势良好。从已经公布的二季度中国GDP以及宏观数据都可以看出,目前我经济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而最新公布的官方制造 PMI 为 51.4%,虽比上月小幅回落 0.3 个百分点,但与上半年均值基本持平,可以看出中国经济发展良好态势有望继续保持。三是供应端干扰因素尚存。当前市场特别是钢铁、有色金属等行业仍充斥如采暖季环保限产、螺纹生产许可证核查、新排污标准及环保督查等各种利好消息,市场供应收缩预期依然存在。综合判断,后期大宗商品市场运行稳中有升、稳中向好态势有望得到延续。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市场供应端压力依然较大,一旦需求端出现变化,市场将面临较大的调整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