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叫管理?
①、让100个人步调一致地干好同一件事。即:通过计划去领导一个组织,让别人去按计划和制度去干事。此称:“管理”。
②、管理是一个过问和整理的过程。即:我管(过问)事,你干事(整理、治理)。
③、管理的内涵及要素:计划、组织、制度(制约)、领导、控制、速度、成本、价值、利润。
④、管理的定位:组织与服务
⑤、管理的手段:目标与激励(奖与罚)、评价与回报。
a、责任与淘汰机制是领导与控制的必要手段
b、监督实施战略目标计划的保质、保量、如期完成是管理的目的。
c、激励机制内容(目标责任内容)
目标
结构(组织结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营运结构)
机制(控制的手段和目标完成的标准)
放权
时间(时限、时效)
评价
回报
绩效(管理的原则)
注解:
a、机制:
就是评价的方法和技术、标准,我们的机制是:末位淘汰、优异者升级、按绩效拿工资。
b、回报:
完成目标就拿应得的全部收入,完成优异者就应该另给奖励,
没有完成目标只可拿底薪,更差者降级。
实行底薪、绩效工资与目标挂钩,奖金与利润挂钩制度。
c、评价
建立一个良好的、诚信的评价体系,是战略目标完成的重要保障。
⑥、管理的目的就是:规范行为、形象,全面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
2、民营企业与国营企业的区别
①、民营企业是为了明天的生存与发展而工作。
②、国营企业是为了解决昨天和今天的问题而工作。
3、企业领导者工作构成
①、权力或影响力的形成和应用
②、合适地应用激励机制来完成战略目标实施
③、着眼于服务与沟通(跟踪)
④、善于调控(调平、控制)
⑤、营造组织气氛、建设组织文化、形成崇尚(上进、创新)精神。
⑥、致力于创新和变革
⑦、灵活地应用激励手段
a、激励手段是提高效率的基础保障。
b、正确地应用激励手段可以提升效率完成的质量。
4、企业管理中的解决问题法则
①、一号人物(老板)
解决企业架构、体系和战略方向、资金等问题。
②、二号人物(执行人)
解决战略计划的制定、目标任务的落实,团结一班人,把事做对、把事做好。
③、企业出现问题的解决途径
a、让能人为你工作(运作资本、制度和架构体系);
b、能者上、智者侧、闲者下、打造一个公平的竞争体系;
c、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简单问题数据化,数据问题程序化,程序问题体系化;
d、在战略思考中要把问题长远化、科学化和目标化。
④、解决问题注意方面
a、要有“一主多辅”方案
b、转移、分解问题时一定要因地、因时、因事、因人而定。要找出问题的焦点,并分析问题的因果。
c、要研究可能影响决策的因素所在。
5、企业管理的原则
①、管理方针:原则(人格、人性、道德,及企业整体利益)永远大于利益(个人利益、部门利益、企业短期利益),监督与信任同行!
②、管理原则:
a、统一认识,坚决执行、坚持学习,持续创新;
b、任何岗位和人都处于机制、目标、责任与淘汰、评价、绩效回报体系之中;
c、下属向上属不得只提空洞的意见或建议,必须附解决方案;
d、下属必须在原则上服从上级;
e、企业的一切工作均全力为经营服务,全员目标考核(绩效)均与经营结果挂钩;
f、必须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增强全员相互服务意识、增强危机意识,增强节约意识,提升创新能力。
g、实行全员成本控制原则。[与工资、晋级挂钩]
6、绩效考核与机制建设
①、定义:
a、领导者行为决定了组织行为,领导的文化左右企业文化;
b、机制建设必须是建立在企业对战略目标计划的需求基础上;
c、评价能力是企业行政和财务工作的基础,是企业管理(尤其绩效管理)能力的体现,是执行力的推动能量;
d、绩效管理的八字原则:
质量:产品、服务、创新;
速度:时间、进度、时效;
成本:人、资、时、材;
安全:人、财、企;
②、组织变革是围绕着企业战略目标实施过程中的变化而变化的,是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计划而服务的。
③、部门计划要紧紧围绕着企业整体战略计划而定,应始终如一地关注顾客价值的实现,始终如一地关注企业的利益最大化。
④、绩效内部考核的手段及内容:
a、机制激励标准、方法和手段(措施);
b、指标及量化标准(目标任务,即:责任、时间、经营指标、管理指标);
c、放权(有多大责任,必须有多少权力);
d、服务(上一级对绩效考核者完成目标任务过程中的服务与支持。领导给下属责任与权力的同时,必须还要给予一定的、及时的支持、配合和服务);
e、业绩评价(依据目标任务和机制激励标准,对责任人的人事、行政、财务、时效、服务、质量、安全、利润、成本等进行综合业绩考核和评价);
f、诚信回报(根据业绩评价的结果,依据机制标准对责任人进行奖或罚);
g、责任与淘汰(一个部门责任人,其承担的责任是部门目标计划的实施和部门综合管理,连续目标考核不合格的责任人应该降级使用);
⑤、管理措施细述
a、目标(指标任务)
经营指标:做什么产品?定什么价?
卖什么货?如何渠道建设?
完成怎样销量、怎样的利润?
费用如何控制?
什么时间完成?
b、管理指标:
用什么人?
定怎样的机制?
核心竞争力范围内如何进行竞争?
如何评价、如何奖罚?
c、放权与分配
给予一定的权利和自我生存的空间
分配经济的、精神的、岗位的利益
d、通过放权和分配后调动了下属的思维能力、智力的提升。实现了经济的、精神的、岗位的分配和升级,或降级的责任落实,用机制和人才战略保障了企业执行力的提升。
e、强调目标任务完成的时间限制约定。
⑥、绩效管理的总结
a、企业经营管理的战略目标必须层层分解和落实,在分解落实过程中必须做到放权、放开、放胆地创新,快速行动;
b、指导思想是:机制放权、机制分配、机制评价,全面提升组织能力,实现回报与责任的落实;
c、目标需要管理才能体现价值;
d、不同层次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两个指标任务。一个是经营指标(量化的数据),一个是管理指标(专业的技术,是管理价值指标)。
⑦、绩效管理文化的建设(宣传、鼓动、推进)
a、从宣传开始,通过宣传而引导员工的工作行为,并提升员工的接受(承受)力;
b、通过企业管理培训来提高执行力,增强企业战略目标实施的认同度和责任心;
c、沟通,管理者一定要沟通。对每个目标任务的下达,必须沟通和引导,使每个责任人都能清晰自己的责任和任务;
d、要通过沟通交流,使全员明白企业的经营目标永远与他们得工作能力和工资挂钩;[企业是否亏损就是营运管理者能力真实体现的“刻度”!]
7、绩效管理中的工作效率关键点
①、每一个管理环节履行的目标必须明确。
②、多工作环节应流畅无阻(时间等待和浪费为零)
③、按时、按质提供或相互提供各相应环节所需要的资料、原料、服务。[信息共享]
④、凡关键控制点应予以重点控制。
管理程序需要反复进行的,需要在管理表单中如实记录过程。[包括订单、领料单、加工单、检验单、申请单、生产记录单、入库单、物流单、报告、整改令……]
⑥、要建立绩效的管控体系,尤其是信息流体系,在管理过程中用体系标准来规范和约束、指导、促进下属的工作。一定要注重对管理过程中的各项信息及时收集、整理、研究、反馈(向上、向下)和储存。
⑦、时效限定必须明确和严肃,这是评价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