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城市的涌现,国际间旅行日渐频繁,各经济体之间相互交融,可持续性问题受到人们重视,建筑方法呈现多样化发展,现代社会联系日益紧密。在这几种宏观趋势的综合作用下,近几年世界各地的超大项目逐渐增多。这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一个必要阶段。
通过政府和基础设施项目,商品价格给采矿、能源和相关产业带来了持续的压力,这一现象在经济低迷的时期受到了更多关注。然而,如果觉得未来超大型项目的数量会有所下降那就错了。安永公司发布的一份关于采矿和金属行业的超大项目的报告指出,企业今后还将继续开发这类项目,原因有两个:审批和建设所需的“提前量”太长,有必要为行业复苏的下一轮增长做好准备。
事实上,随着超大项目越来越成为工程设计和建设的核心功能,对这类项目的领导也显得越来越关键。举个例子,据估计,九成的超大项目会超预算。铁路项目的预算超支幅度平均为44.7%,桥梁隧道项目超支幅度达35%,道路项目则为20%。而这些项目在获批时对投资回报的预期一般只有20%。
因此,在经济低迷期,企业领导者才有机会从每个项目的日常运营中脱身,转而关注对项目的整体治理,以及从长期战略的层面去思考各项目领导者的职责。
对人才的需求来自两个方面。超大项目通常有两个来自不同方面的领导者管理:业主方和施工方。前者代表着委托工程的合资企业、公司或政府机构,主要确保项目能够按照规格交付,能够满足业主方的需求。另一方面,施工方的领导者受聘于承包商执行项目,负责成功规划项目和项目的顺利完工。
驾驭超大项目的关键特征
超大项目不是仅仅把小项目规模扩大就可以的。能够称作超大项目的通常是成本超过10亿美元的项目,但项目的规模与其难度却并非严格对应的。安排复杂的合作关系、改造已建项目、地缘政治版图、新兴技术等各类因素都有可能加大项目的复杂度。正如一家能源公司的高管格雷格·西尔斯(Greg Sills)的说法,“有些小项目的复杂度可能高于规模更大的项目,而项目的复杂度决定了对领导者所提出的技能要求。”
既然这些复杂度和风险“双高”的项目是现代人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并且是未来经济体和社区的根基,那么应当选择什么样的领导者呢?迄今为止,各公司为超大项目寻找领导者时,还是注重候选人的过往项目经验,但即使是按照最乐观的估计,一个人一生中可能最多也就会管理三四个超大项目。
相反,公司在招聘时应当综合参考工作经历和潜力,寻找那些能够妥善管理超大项目中的关键难点的人才:
* 项目的紧迫性和成本压力;
* 商业、政治、金融和环境风险;
* 项目对公司、国家和其他利益相关人的战略重要性。
总之,公司要找的领导者应当能够预测、规避和绕过在管理这些大型项目时应当预见到的干扰因素。
胜任超大项目管理工作的最新特征
因为世界各地成功管理超大项目的领导者人数有限,所以搜集相关数据以总结出这类人的特征也有相当大的难度。不过,我们在对31位超大项目的领导者进行总结后,得出了以下的结果。
在我们的取样范围中,大部分的超大项目领导者为男性——只有5位女性。他们更成熟——受访的超大项目领导者中有81%年龄超过50岁,19%超过60岁。在这方面,成熟就意味着累积了多年的项目经验:现有的超大项目领导者在其当前行业中“深耕”的时间平均超过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