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种迹象表明,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品牌正在“因中国而变”。
从20世纪80年代初起,飞利浦、日立、东芝、富士、松下、可口可乐等等一些跨国公司抓住难得的机遇,大力拓展中国市场。
对这些公司来说,中国首次超过美国成为最大的外商投资目的国。他们看中的是中国低廉的劳动力、正在改善的技术和快速扩大的消费群。一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累计实际使用外资已超过7800亿美元。
然而,大多数跨国公司与中国改革进程相伴相随,相当多的跨企不可避免地患上了“中国病”,最后退出中国市场。譬如三菱汽车为了维护自己的企业形象和产品形象,维护作为自己国家作为世界汽车制造大国强国的形象,而长期隐瞒自己产品的质量隐患,视中国消费者的生命如草芥,结果不可避免地导致经营亏损和品牌美誉度受损。
有关专家认为,其根本原因可能在于以下三点:第一,侥幸心理导致缺乏必要的策略防备;第二,三菱汽车凭借自己所谓的经验,低估了中国消费者维权观念的提高;第三,危机公关应对机制相当脆弱。
很明显,经济发展带动了中国独特文化环境和市场环境的变化,为适应新的环境,跨国公司不同程度的推进了“本土化”战略,同时也拥有了一张属于自己的“中国脸谱”。百胜餐饮集团公关事业部王群说,肯德基进入中国的20年来,一直坚持“立足中国,融入生活”的总策略,“不断为中国消费者而改变,打造本土化的创新商业模式”。事实上,肯德基所谓的本土化创新商业模式,已经涵盖了肯德基经营领域的方方面面。不论是从员工招聘、原料采购、产品创新,还是从企业文化到视觉形象,肯德基都做出了不错的努力。
与肯德基表现同样突出的是可口可乐。可口可乐中国公司公共传媒事业部翟梅说,可口可乐本土化思维,本土化营销的内容涵盖了原料采购、产品加工、设计研发和人力资源等很多领域。可以说,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已经开始把“本土化”当成是其在中国市场制胜的法宝。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国内品牌厂商正在努力进取与国际品牌一争高低,尤其是在以前由外国公司主导的移动电话和汽车制造等行业。利乐大中华区主管杨斌认为,对于跨国公司来说,中国市场并非是一个遍地黄金的天然宝地,随着中国的市场日益成熟,中国的消费者对跨国公司的态度也已经从盲目崇尚逐渐开始转向理性。越来越多的社会责任难题,产品标准差异,企业文化的冲突成了跨国公司在中国遇到的新问题。
在跨国公司研究专家看来,本土化是现代营销观念的反映,其实质是跨国公司将生产、营销、管理、人事等全方位融入东道国经济中的过程。据了解,目前跨国公司关系本土化采取的策略主要包括:与高层政府公关、支持中国教育事业、支持中国体育事业、支持中国西部建设、热心公益事业回报社会等。事实上,作为一个企业公民而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是很多跨国公司愿意展示给中国消费者的一种形象。
雅芳(中国)公司企业事业部副总裁孙常青说,作为首家获得直销牌照的企业,雅芳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和政府保持良好的沟通。同样,在中国直销法律环境还不健全的情况下,雅芳始终与中国的相关法律和政策保持一致,在公益事业方面更是不遗余力。
人大教授李晓光说,改革开放30年来,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开始重视中国市场,也有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戴上“中国脸谱”,塑造一个企业公民的良好形象。这些举措最终将使跨国企业赢得中国政府和消费者的信任。
2008年5月14日
中新网: 瑞士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当地时间14日发表了2008年度国际竞争力排名,在55个主要国家和地区中,美国仍居首位,中国位列第17位。
在此排名中,新加坡与香港分别名列第2、3位,与去年持平。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名列第22位,较去年上升了2位,但未能反超中国(中国去年首次超过日本),仍呈低迷之势。
报道指出,美国虽仍居首位,但由于受次贷问题等金融危机影响,IMD认为“08年可能成为美国的拐点”。报道称,IMD依据公开数据及向世界经营者进行的问卷调查,对各国经济状态及政府和企业的效率、基础设施等进行分析后得出了排名。
新华社:微软公司和雅虎公司之间的收购“拉锯战”本月早些时候以微软宣布放弃收购而告一段落,但似乎并未结束。
美国媒体13日爆出亿万富翁卡尔·伊坎上周谋得雅虎董事席位,意欲发动代理权争夺战,寻求对雅虎董事会的控制权,以迫使雅虎回到与微软的谈判桌前。
美国CNBC电视台、《华尔街日报》等13日援引知情人士的话报道说,微软撤回对雅虎收购提议后,伊坎正在考虑对雅虎发起一场代理权争夺战,改选雅虎董事会成员,以迫使雅虎重新与微软展开收购谈判。
年过七旬的伊坎可谓资本市场风云人物,多次以收购股份、谋求董事席位的方式对一些企业的并购或重组进程施加压力,素有“股市狙击手”之称。
美联社说,近几年遭伊坎施压而经历变革的知名企业包括美国最大音像制品租赁商布洛克巴斯特公司、通讯业巨头摩托罗拉公司、软件企业甲骨文公司等。
东方早报:索尼公司14日宣布中国钢琴家郎朗成为其全球形象代言人。索尼全球副总裁盛田昌夫昨天直言不讳地表示,中国市场将是索尼全球复兴最重要的市场。索尼的液晶电视、数码相机等产品在中国市场销量巨大。索尼签约郎朗,是索尼60年发展史上启动第一位音乐界人士作为代言人。
索尼强调,选择郎朗并非仅仅针对中国市场的推广,而是利用郎朗的知名度打造索尼公司未来娱乐的品牌形象。郎朗将代理索尼在电子、游戏和移动通讯领域的全部产品。
第一财经日报:由于家乐福的创始家族退出在该公司董事会的核心席位,刚刚跃上家乐福集团第一大股东位置的法国亿万富翁伯纳德·阿诺特(Bernard Arnault)开始利用他手中的权力进行一系列人事变动。
14日从家乐福集团获悉,于本周举行的该集团董事会决议审议通过,家乐福集团监委会主席、哈雷家族的“掌舵人”罗伯特·哈雷(Robert Halley)辞去集团主席一职,被任命为荣誉主席。阿诺特将取代他在监委会中的席位,但并不担任主席。接任这一职位的是现任家乐福监委会副主席的私人资本运营集团PAI Partners的负责人阿默里·西兹(Amaury de Sèze)。
按照家乐福集团官方网站披露的消息,这次人事调整因应家乐福最近的股东变化。此前,哈雷家族持有13%的股份和双倍投票权,是家乐福的最大股东。但今年3月,哈雷家族对外宣布,家族成员决定终止与家乐福集团间的股东协议,家族将不再整体持股,家族成员可以自由处置股份。
由阿诺特和私人资本运营公司Colony Capital LLC组成的Blue Capital财团乘机成为家乐福的最大股东。Blue Capital上个月持股权增至10.7%时要求在监委会获得第三个席位。
在罗伯特·哈雷辞去监委会主席的同时,法国首富阿诺特并没有亲自出马,而是将主席职位让给了阿默里·西兹,自己获得监委会成员席位。标致-雪铁龙集团(PSA PEUGEOT CITROEN)总裁让·马丁·弗尔兹Jean-Martin Folz则出任监委会副主席。罗伯特·哈雷的荣誉主席主要是充当顾问的角色。
据家乐福方面提供的资料,阿默里·西兹自2006年以来一直出任家乐福监委会副主席一职。他于1998~2007年担任PAI Partners公司总裁,2008年至今担任加拿大Power Corporation副总裁。
今年3月,哈雷家族持股分散的同时,十多位家族成员在董事会的3个席位已退出两个,只留下罗伯特的一个席位。随着罗伯特的退出,家乐福最终完成改朝换代。
家乐福集团控制权变动的同时,沃尔玛和家乐福这两个零售巨头于13日同时交出今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根据沃尔玛方面透露,这家全球最大的零售商截至4月30日的第一财季,公司净利润较去年同期的28.3亿美元上升了6.9%,至30.2亿美元,当季营业收入上升10%,至953亿美元。
其中国际销售230亿美元,同比增长22%。增长最强劲的是中国市场,包括好又多门店。截至2008年4月30日,沃尔玛在中国拥有105家门店,101家好又多超市。家乐福2008年第一季度公司收益增长至234亿欧元(合360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为10.2%。家乐福集团称,一季度在中国销售总额则激增至10.18亿欧元,上升了18.5%,创下2001年以来在华销售最高水平,食品销售和非食品销售领域均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