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40年前,伯克希尔·哈撒韦是一家濒临破产的纺织厂,在沃伦·巴菲特的精心运作下,公司净资产从1964年的2288.7万美元,增长到2018年底的3525亿美元;股价从每股7美元一度上涨到33万美元。2020年,伯克希尔·哈撒韦名列《财富》美国500强排行榜第六位,《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第十四位。
巴菲特掌管的伯克希尔公司是一家拥有股票、债券、现金和白银的保险王国,同时它还有许多实业公司。伯克希尔的经营范围包括保险业、糖果业、媒体、多种经营、非银行性金融、投资、不同性质的公司或是联合大企业。
1.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巴菲特掌管的伯克希尔·哈撒韦的经营理念、管理模式、组织架构、企业文化、投资理念。两位作者提出伯克希尔·哈撒韦独特之处在于其企业文化:将自治和分权作为核心管理原则。坎宁安和库巴同时增加众多新鲜的企业案例。比如美国商业资讯、鲜果布衣、通用再保险公司、路博润公司、米泰克公司、星星家具等,详细了这些如何将伯克希尔·哈撒韦的商业原则稍加调整,随后成功用于这些公司。这对于企业管理者、投资人、创业者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实践价值。
2.作者是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东,也是研究巴菲特和伯克希尔·哈撒韦多年的资深专家,出版了多部关于巴菲特价值投资、管理理念的畅销书。坎宁安曾因为《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一书接受《福布斯》的采访,当时采访的大标题是“几个简单的字”,这指的是安全边际,这几个字道出了巴菲特*重要的投资哲学。而今天,*能够阐明伯克希尔·哈撒韦管理理念的“几个简单的字”则是“信任边际”。
3.巴菲特的重要投资决策合伙人、伯克希尔财团资本运作专家罗伯特·迈尔斯 ,美盛投资顾问公司首席投资策略师、董事总经理,《巴菲特之道》的作者罗伯特·哈格斯特朗,望华资本(Merger China Group)创始人、首席投资官戚克栴,安徽证券期货业协会会长、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章宏韬,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分行投资银行部总经理熊焘,国家税务总局税务干部学院教授高金平,资深财经主持人、央视财经特约评论员许树泽,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王力博,芝加哥大学法学院教授M.托德·亨德森联袂推荐。
内容简介
无论是巴菲特本人还是他所执掌的伯克希尔·哈撒韦,都充满了传奇色彩。劳伦斯·A.坎宁安和斯特凡妮·库巴以全新视角,深度剖析了伯克希尔·哈撒韦的管理体系、组织架构、企业文化、投资模式和商业原则等,揭示出其取得成功的秘诀在于“信任边际”,以及将自治和分权作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巴菲特享誉世界的投资理念——“安全边际”,意在指导投资者以远低于企业内在价值的价格进行投资。类似地,“信任边际”意在指导企业和管理者与那些值得信赖的人建立连接。巴菲特对于信任的理解,正是他所有投资秘诀的基石。
本书通过实例详细阐释了如何把“信任边际”应用于其他公司并取得成功。此外,在巴菲特看来真正好的公司董事会应该包含哪些要素,以及当这位偶像级的企业领头人退出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舞台以后,公司将走上什么样的道路,书中也展开了详尽的分析,发人深省。
作者简介
劳伦斯·A.坎宁安是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东,也是长期研究巴菲特和伯克希尔·哈撒韦的投资人,他和巴菲特合著的畅销书《巴菲特致股东的信》是投资界了解巴菲特的启蒙图书。坎宁安还是乔治华盛顿大学法学院的教授,同时担任该大学法律、经济与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坎宁安著有《超越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向格雷厄姆学思考,向巴菲特学投资》《价值投资者的护城河》等书。他的研究成果和一些专业观点曾发表在哥伦比亚大学、康奈尔大学、哈佛大学等名校的研究期刊,以及《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纽约时报》上。
斯特凡妮·库巴。房地产咨询公司CC Strategies的总裁,这是一家专门面向项目管理、投资分析以及公私合营业务的不动产咨询公司。
目 录
第一部分 基石
第1章 参与者
二号人物:查理·芒格
副主席:格雷格·阿贝尔和阿吉特·贾因
精挑细选的董事会成员
“既专情又长情”的所有者
选择信任的经理人
第2章 合伙制的实践
慈善捐赠、分红、高管薪酬的相关政策
致股东的信
年会:智力、文化、社交的盛宴
第3章 管理方法
自给自足的财务
内部资本的配置
免费在线读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中处处流露着信任。因为这种信任,才有了随之而来且不断上演的各种公司行为。这些行为构成了伯克希尔·哈撒韦的管理方法:自给自足的财务、内部资本配置、分权和收购。
信任的价值解释了伯克希尔·哈撒韦为何更愿意自行解决财务问题,实现增长,而非通过第三方融资方。伯克希尔·哈撒韦相信自己多过相信银行家。
信任是伯克希尔·哈撒韦进行分权自主经营的必要条件,也是这种模式能够成功的主要原因。此外,信任是赢得的,也是必须要培养的,所以伯克希尔·哈撒韦才会在收购方面有很多独特的偏好。这也是为什么巴菲特在物色收购对象时,更加看重个人关系网,而非倚重经纪人。当然,也是因为信任,他所做的尽职调查少之又少。
自给自足的财务
伯克希尔·哈撒韦的经营和收购,一般不通过银行或其他中介机构,主要是通过留存收益,再加上保险浮存金和递延税款带来的杠杆。伯克希尔·哈撒韦借入资金的例子非常有限,主要是用于资金密集型和受管制的公用事业及铁路业务,而且借的都是固定利率的长期贷款。尽管利用传统的债务或许可以让伯克希尔·哈撒韦取得更好的经营业绩,但借的钱通常成本很高,而且存在损失抵押品的违约风险。
伯克希尔·哈撒韦比较青睐的资金来源是其保险业务中的浮存金。浮存金是指保险公司在进行偿付之前所取得的保费收入的沉淀。只要保险的承保业务实现收支平衡(收到的总保费等于服务费加总偿付),那么浮存金的成本就是零。相对而言,有了承保利润,保险公司就可以先使用所持有的浮存金,即使有些许承保损失,浮存金一般还是比银行借贷的风险更小、成本更低。
递延税款也是一种低成本、无风险的资金来源。虽然税法要求对增值资产承担累积责任,但是在资产售出之前不需要偿还,此时就出现了递延税款。尽管这也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债务,但是却无须承担利息,也没有违约赔偿或者到期日,可以自主选择偿还的时间。
如果一直都做得不错,那么浮存金会增长至一个很大的量级。在伯克希尔·哈撒韦,浮存金从1970年的3 900万美元增长至1990年的16亿美元,在随后几十年又一路高歌猛进——2000年达到280亿美元,2010年达到660亿美元——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1 250亿美元。伯克希尔·哈撒韦的递延税款目前保持在大约500亿美元,这意味着伯克希尔·哈撒韦非传统来源的杠杆接近1 750亿美元(代表了这个大型企业集团总的负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