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张宏杰代表作,一部兼具可读性和思想性的“朱元璋传”
☆全球史和中国文化的大背景下,深入剖析朱元璋的功与过,是与非,成与败
☆增加了超有料的附录,包括朱元璋大事记、明太祖分封诸王表、洪武朝功臣世表和朱元璋追赠封爵功臣表
张宏杰是一个书写历史的高手,看他的书感觉“历史比小说好看”。但是,“好看的历史”从来不是张宏杰书写的出发点,而是关照过去的王侯将相如何影响当时和后来的历史发展。
有人说,从文化的角度看,张宏杰迄今只写了三个人:朱元璋、乾隆和曾国藩。在这个书写过程中,张宏杰始终没变的是对文化和人性的关注,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倒退的帝国:朱元璋的成与败》这部作品中。
张宏杰将明初的历史放在全球史和中国文化两个向度上纵横对比,深入剖析了朱元璋的成与败。
对朱元璋个人来说,从赤贫到天子几乎是一个不可能的小概率事件,但是对中国历史来说,从流氓到开国天子,却几乎是一个规律。中国历史上的皇帝除了秦始皇和北魏隋唐等少数开国皇帝外,几乎都是江湖出身。朱元璋和陈友谅、张士诚等人一样,饥饿的威胁和黑暗的社会已经把他们打造成敢想敢干的“造反派”,但是农民出身的朱元璋却多了一份“谨慎”,这促使朱元璋在争夺天下的过程中审时度势,能够采取缓称王、善待知识分子等措施。
正如清人赵翼所言,“盖明祖一人,圣贤、豪杰、盗贼之性,实兼而有之者也”。这*终帮助朱元璋削平群雄,登上帝位。
从世界历史发展来看,明朝正处于世界历史的地平线上,西方开始摆脱黑暗的中世纪,文艺复兴,资本主义经济破壳而生。
朱元璋的统治却是自唐宋以后*为严厉的集权统治,废丞相,屠功臣,设锦衣卫,诛文臣,行里甲制,限制对外贸易,等等。
朱元璋所建立的这一套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体制,笼罩中国社会五百多年。明朝*终被朱元璋打造成了一个“内向的、反竞争的、缺乏想象力的”帝国,这开启了宋以后中国历史的全面倒退,究其原因,不得不说和朱元璋本人及其奠定的“祖制”有莫大的关系。
内容简介
公元1368年,四十岁的朱元璋击破各路农民起义军后,在应天府称帝,建立了*后一个由汉人统治的庞大帝国。他也成为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上的“农民帝王”。
如清人赵翼所言:“盖明祖一人,圣贤、豪杰、盗贼之性,实兼而有之者也。”善于笼络人心、优待知识分子、大局观极佳、有决断力,朱元璋所表现出的不同于元末豪强的“圣贤”之质,助他登上大位。
当朱元璋削平群雄,登上帝位,他则露出青面獠牙,以残酷恐怖的统治将专制政治发挥到极致,废丞相,肆意屠杀功臣,设立锦衣卫,贱视文臣,推行严密的里甲制度,强制民众迁徙,干预民众从业自由,严格限制对外贸易,等等。
朱元璋还加强思想控制从根本上扼杀每个人的个性、主动性、创造性,把他们驯化成专门提供粮食的顺民。
本书将朱元璋放入中国文化的大背景下做了深入的剖析,力图为读者呈现一个多维度的朱元璋。
作者简介
张宏杰 蒙古族,1972年生于辽宁。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学士,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清华大学博士后,现供职于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家协会特聘签约作家。
著有《饥饿的盛世:乾隆时代的得与失》《简读中国史》《千年悖论:人性的历史实验记录》《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给曾国藩算算账:一个清代高官的收与支》《坐天下:张宏杰解读中国帝王》《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曾国藩传》等。《百家讲坛》之《成败论乾隆》主讲人,大型纪录片《楚国八百年》总撰稿。
目 录
上 从流氓到天子
一、什么叫赤贫 /2
二、初生鳞甲 /23
三、崭露头角 /35
四、成功的三个原因 /56
五、问鼎天下 /72
下 历史的惯性
一、构建农民乌托邦 /90
二、结网的蜘蛛 /118
三、统一思想,禁止奇装异服 /143
四、“化民成俗” /154
五、从删《孟子》到给元朝皇帝磕头 /173
六、洪武朝的知识分子政策 /187
七、学习《大诰》运动 /198
媒体评论
明太祖天授智勇,崛起布衣,纬武经文,统一方夏,凡其制度,准今酌古,咸极周详,非独后代莫能越其范围,即汉唐宋诸君诚有所未及也。
——清·康熙
盖明祖一人,圣贤、豪杰、盗贼之性,实兼而有之者也。
——清·赵翼(著名的史学家、诗人、文学家)
朱元璋的明朝带有不少乌托邦的色彩。它看起来好像一座大村庄,而不像一个国家。中央集权能够达到如此程度乃因全部组织与结构都已经简化,一个地跨数百万英亩土地的国家已被整肃成为一个严密而又均匀的体制。
——黄仁宇 (著名明史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