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想太多的人,做不了大事
“和田秀树先生,为什么你能做成功这么多事?”曾经有人这样问我。
当然,所谓“能做成功这么多事”,有时候是赞美一个人“能力很强”;但是,有时候也意谓着:“你为什么不会瞻前顾后,犹豫不决?”
去年,我拍了一部电影。许多人大概会认为,我担任精神科医师,同时还要兼顾写作、经营补习班,明明已经十分忙碌了,在拍摄电影方面又毫无成绩(虽然大学时代,我曾有过失败的电影拍摄经验,也曾在片场当过跑腿的),突然决定要“当导演”,实在过于鲁莽。
如果是由别人出资,就算失败,也只不过承认:“我果然没有拍电影的天分。”稍微丢脸一下就好了。可是,我并没有这样的幕后金主,而是自掏腰包,拿出1亿日元以上来拍电影。
许多人问我拍电影的动机,或者促使我下定决心拍电影的原因。老实说,答案就是“我想拍”。虽然,结果是好的——我在外国电影节获得了最佳影片大奖,不过,当初我确实是抱着“不尝试怎么知道自己有没有天分”的想法去做的。
到了这把年纪,之所以会想拍电影,其实是有原因的。因为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死,所以,我的人生观渐渐发生了转变,变成了“有梦就追”“及时行乐”,这样,临死前我才不会后悔。
我的本行是老年精神科医师,在与长辈们接触的过程中,我学到许多人生道理。比如:“长久地留在工作岗位上,比急着想趁年轻时出人头地还要幸福”;“即使因为讨好上司或达官显贵而飞黄腾达,如果不爱护部下,他们日后升官时,自己就会 ‘晚景凄凉’;反之,若平时常关照后辈,以后就会有许多探望或关心你的后生晚辈”。
机会都是在你“想太多”的时候,悄悄溜走的
我为病患们治疗的过程中,得到许多启发,改变了我的人生观。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人100%会死”。也就是说,人终究有一天会告别人世。
当你经过一家很好吃的拉面店时,如果心里顾虑午休时间够不够、吃了会不会发胖、或者这顿饭的开销大小等,最后,你一定会吃不成。
也许,你以后再也不会经过那家店,或者,过了一阵子,那家店已经关门了。又或者,隔天你就因为突发意外而死亡。
因为顾虑太多而裹足不前,最后的结果就是——又吃亏、又后悔。深深体悟这个道理之后,我才会有拍电影的想法。我想实现“电影梦”的心情就越来越强烈,于是在结识著名剧作家的机缘下,我真的当起了导演,拍了一部电影。
话虽如此,然而,人生却不可能凡事都随心所欲,想要什么就有什么。还是要考虑自己的能力,有些事就是不能做、必须放弃。
比如说,拍摄电影的资金已确定,无法变动。因为耗资甚巨,我也在美食与其他方面节制了自己的欲望;我甚至强迫家人节衣缩食,给他们添了不少麻烦。但是,因为拍摄电影的负债,已经超预算,所以,即使我原本想花更多的钱作宣传,因为资金不足也只好作罢。
而且,因为大学时代有拍电影失败的经验,我对于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已经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在做规划时也会将之纳入考虑中。
丢掉犹豫,在能力范围内不妨“试试看”
事实上,我一向对恋爱和赌博敬而远之。这并非因为我的道德感特别强烈,而是根据过去的经验,我自知没有女人缘,又不擅长赌博。说得极端一点,对我来说,赌博和女人比拍电影还困难。
“任何事情,如果做不到,干脆放弃;但如果能力可及,就先做做看再说。”我有信心,只要实践这个道理,我就会得到比别人多好几倍的宝贵体验。
总是瞻前顾后、迟迟无法采取行动的人,多半是原本就很理性,且做事谨慎、认真的人。我试着把自己的经验中,可以传授的部分写下来,或许,这将会帮助总是犹豫不决的人,收获更充实的一生。
深切盼望我的经验多少能成为激发你“行动”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