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本书为所有下决心不再在工作中折磨自己和下属的经理人而作!
★避免管理者仅凭借经验、情感和责任行事,将管理学的理论和概念用*简单、易用的方式呈现出来,可以直接和管理行为衔接,用正确的理念指导正确的行为。
★对于已接受过MBA、EMBA教育的读者,这是可能花费很长时间学习的理论的简要总结;
对于未受过系统管理学训练的读者,本书可助你快速窥见组织与管理的真实内涵!
★从本书中,读者可以了解到:
l 管理就是让下属明白什么是*重要的;
l 管理不谈对错,只是面对事实,解决问题。
l 管理是“管事”,而不是“管人”。
l 管理只对绩效负责。
l 公司为什么不是一个家
……
★作者基于管理实践者和管理学者的双重角度,通过一个个成功管理的真实案例,传递出成功管理者的经验和启示!
内容简介
很多时候不是员工的素质不行,更不是企业文化不行,在大部分效率低下、内部无法协同的组织中,由于对管理常识的误解所导致的因素占了绝大多数。
本书对以下问题进行了探讨:管理就是让下属明白什么是重要的;管理不谈对错,只是面对事实,解决问题;管理是“管事”而不是“管人”;管理就是让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合二为一;管理就是让一线员工得到并可以使用资源;管理只对绩效负责;等等。
作者简介
陈春花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先后出任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联席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山东六和集团总裁。
目 录
总序 比使命更重要的是行动
再版序 未来中国经济增长需要依赖管理的进步
序 管理就是把理论变为常识
第1章
什么是管理001
管理的理解002
我倡导的管理观008
管理解决的三个效率013
如何让管理有效019
企业组织的管理内容021
第2章
什么是组织027
组织的理解028
组织因目标而存在033
前 言
再版序
未来中国经济增长需要依赖管理的进步
什么是管理?管理以什么做导向,以什么来检验?这是每一个管理者都需要面对和回答的问题。之所以在管理实践中存在如此多的误解、偏差以及资源的浪费,是因为大家在管理问题上依然以经验为导向,依然按照自己的个性去发展,依然在过度使用资源而不是让管理本身发挥效能,依然相信管理者自己的技能。
2009年我写了《管理的常识》这本书,就是围绕这些管理误区展开的,在此次重新梳理的过程中,读者和编辑给了我一些指引,希望在原有的7个基本概念上再增加控制、自我管理等内容,我接受了大家的建议,把控制增加进来,但是没有把自我管理放进来,主要原因是这本书是从组织的视角展开,自我管理这个话题,我会另外去讨论。
等我全部梳理完本书,再仔细去回想:从2009年到现在,管理在知识教育以及实践层面,大家都做了更多的努力和尝试,今天工商管理教育已经相当普遍,拥有管理知识的管理者的比例也非常可观,但是管理的效果,相比较这些投入来说,变化并不明显,所以我想就几个关键的认识,再界定清楚一些。
管理须用问题做导向,勿用成就做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