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的设计如同产品设计一样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要经过漫长的尝试和微调来优化。过去的历史是发展到现在这一步的关键,但往往也是制约下一步发展的条条框框。这些制约因素有好有坏,不能一锤子砸碎。因为你还得靠它们来维持整个供应链的运作。
因此供应链的优化也是需要循序渐进,包括采购供应链的优化,要先把一件件小事做好,把一个个小环节清理掉。具体可以表现在:
1、首先要建立规范的合格供应商目录。从源头抓起是最基本的工作,可以控制供应商的数量。每一家供应商都必须至少得到公司高层的审批,最好有一个多部门审核小组进行审核,再由公司领导批准。
2、要保证合格供应商目录的先进性。要符合公司产品的要求和竞争力,根据绩效不断优化。就像一支足球队,前方后方都要有实力。
3、针对不同的材料制定不同的采购策略,制定公司物品选用的规划。比如定制件只找两家技术强、合作意愿高的厂商,绝对不能多。同时要尽可能标准化,减少定制件的规格。
设计部门要提供标准化库,这个库要与采购人员甚至营销人员共同制定,充分听取内部客户意见,因为共同决定的东西一般不容易有歧义。如果是一些通用件,可以直接提供通用件清单,工程师直接从清单中选择。
4、要在公司高层领导的支持下,不断向设计人员和产品规划人员灌输减少供应商数量和定制规格数量的好处。经常把公司的损失、呆料、缺料、项目延期等情况发给设计部的领导“欣赏”。
如果做得更好一些的,可以直接把由此造成的经济责任和他们的部门收益和个人收益挂钩。要想尽办法将这些工作的得失与设计部的切身利益如产品质量、进度、成本紧密联系起来。
采购工作要尽量透明化,消除其他部门对采购工作的一些误解。同时,采购人员的责任心、沟通欲望和能力、公司领导和部门领导的意识与支持程度也是这一工作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总之,做采购工作的时候要有极大的恒心,讲究共同参与、“软硬”兼施。
5、从具体操作上,不妨从一类部品开始做,再举一反三。日积月累,大家比较容易有成就感,推动起来比较容易。我们曾经将一类部品的十几个规格8家供应商整合成3个规格2个供应商。现在也会回想当初怎么回有那么多供应商,真是不可思议。
只有遵循一定的原则,把细节做好、做扎实,自然会得到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