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发生的半年多以来,物流行业的收购和投资案列比往年少了很多,但是近3个月来物流行业连续发生的几起投资和并购消息,还是比较重磅的,我们从中也会发现很多不同的投资逻辑和行业发展趋势。我们按照时间轴从近到远来回顾一下近4起投资案例:
8月14日京东集团发布公告称,于2020年8月已订立最终协议,子公司京东物流将收购于速运企业“跨越速运”的控股权益,收购以总对价人民币30亿元收购跨越速运现时股份及认购跨越速运已发行新股份进行。
8月11日,阿里巴巴发布消息称,日前已正式完成对第三方电商物流供应链企业――心怡科技的全资收购交割,创始团队不再持有任何股份。一接近上述交易的人士透露,“该交易早在今年年初就已敲定,后期需要走一些流程和变更手续,未来的主导权在菜鸟。
5月24日,韵达股份发布公告,拟通过全资子公司作为战略投资者,认购德邦股份非公开发行的股票。宁波福杉拟以自有资金和自筹资金认购6.14亿元,拟认购数量约为6674万股,认购后,韵达直接成为德邦快递第二大股东,这意味着在德邦股份的董事会上,韵达有着强大的话语权和决定权。
5月28日晚间,京东集团宣布战略投资国美,以1亿美元认购国美零售发行的境外可转债。而在4月19日,拼多多刚刚宣布认购国美发行的2亿美元可转债。两场合作的背后逻辑似乎无需赘述,很显然,在资本的加持下,拼多多、京东将分别与国美在3C供应链、流量乃至物流等方面形成更紧密的合作关系。
这4起起投资案列发生在近3个月内,也就是说发生在疫情刚刚好转后.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很多东西,它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将彻底改变了很多企业,尤其是对很多物流及电商企业来说,业务量减少,成本急剧增加,融资变得遥不可及……,在生死面前,企业和人一样,企业不得不放下很多,我们来分析一下这四起并购:
(1)韵达投资入股德邦:一切皆有可能
老漂在2019年的文章中就曾预测过二线快递物流企业已经彻底没有了机会,但一线物流和快递市场也不会一成不变,一线快递的并购和整合即将开启。本来老漂预测这种投资兼并可能会首先发生在四通一达之间,没想到这第一次竟然发生在韵达和德邦之间,虽然韵达仅仅是是入股占了2%多一点的股份,但这一投资的意义非凡。它预示着一线快递间的合并整合已经开启,未来几年,一线快递间发生任何兼并整合都不要意外。
德邦发生一点小变故,老漂还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自德邦转型快递以后,似乎一直都没有走出转型的困境,快递业务增速乏力,无论在单量上和营业额上都无法和其它六大快递公司相比,而快运业务也呈连年下降趋势,今年老大位置也拱手让给了顺丰,安能、壹米、中通等快快运业务增势都非常猛。所以德邦必然要需求改变,或通过资本市场来改变这种现状,截止今天收盘,德邦的市值在七大快递公司中排名第二倒数(仅高于百世集团),从13日发布半年报以来,截止今日收盘股价3天上涨了28%。德邦的财报并不亮眼,这样的资本表现实在让人有点琢磨不透,难道后面还有还有更大的资本并购?
对于现在的德邦来说,增长乏力,寻找一个流量靠山,也许比纯资本投资更为重要,放眼看来,现在也只有阿里、拼多多、京东三家有足够多的流量了,而刚刚控股了跨越速运的京东也不太可能再次出手德邦了,这样来看,阿里和拼多多也许是德邦的最佳选择,且我相信这两家企业也有这样的意愿,也许,阿里的意愿会更迫切些。
(2) 京东投资跨越:门当户对,一切为了生存
韵达投资德邦,让人感到意外,但京东突然宣布30亿元控股跨越速运也同样让人吃惊不小,虽然之前坊间早有传闻,甚至更早之前还传出京东要收购另一家知名快运公司,只是价格没有谈好。也就是说京东要布局快运业务这是早已有的计划,只是当初也许是机会不成熟,或价格没谈拢而已,老漂认为更多的还是时机未成熟。而现在京东在快递及及时配板块的业务已经相对稳定,供应链业务布局也如火如荼,但干线和零担快运这块依然是短板,之前虽有布局,但发展的并不是很好,而通过收购外部成熟的公司是最好的一个选择。所以京东这次入股跨越速运实际上也不意外,但这次京东以30亿拿下跨越的控股权,这个价格之低还是有点让人有点意外的,因为据说跨越速运的市值已超过200亿元,而京东也区区30亿元就拿下了控股权(今天有消息称跨越速运已经进行了股权变革,京东物流CEO王振辉任跨越速运董事长),可谓捡了一个大便宜。当然,京东和跨越之间也许还有其它附加条款,我们就不得所知了。但从另外一个侧面也可看出,跨越的日子可能也不太好过,否则也不会这样“贱卖”了,跨越是这样,国内的其它快运企业呢?
(3) 拼多多、京东投资国美:完善供应链,实现共赢
没有永久的敌人,只有永久的利益,用这句话来形容京东投资国美的事,可能比较恰当,也好理解。当初这对家电行业的冤家,终于又握手联姻了,目的很明白,相互“利用”,双方不仅能够共同采购,供应链共用,京东还可以利用国美在大家电物流领域的布局,国美也同样可以利用京东的电商平台。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而拼多多投资国美也是和京东投资国美的逻辑差不多,实现相互资源的共享。在合作共赢这块,互联网企业似乎要比物流企业开放很多。另外,随着黄教主的回归,国美的新闻一下多了起来,看来黄教主果然不是一般人,不知道国美会不会在物流上再加码。
(4) 菜鸟投资心怡:改变整合经营思路
菜鸟当初在布局快递行业的时候,都基本是通过“投资入股+业务喂食”实现了对三通一达的“整合和控制”,但实际上这些快递公司并不完全“听话”,由于这些快递公司采取加盟模式,其服务质量无法满足阿里的需求。所以,在对城配及和时配企业整合的时候,菜鸟则采取了先投资,后逐渐整体控股模式,也就说采取完全直营模式,这说明菜鸟对物流行业的整合思路在发生改变,也许也是对当初投资快递而总结出来的经验结合教训,不控股就无法按照自己的战略经营思路去经营,就无法达到自己想要达到的服务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