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自由这话题本来不想聊,因为每个人对财务自由的标准不一样,把标准说高了说低了都容易遭骂。可无聊刷知乎、微博,总能看到充斥着贩卖焦虑的话题,动不动就是资产3000万算财务自由吗、又或是家里北京三环3套房能退休了吗,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在社交平台带节奏,让大家都跟着瞎焦虑,实在是看着不爽,就想聊聊我的看法。
今天分享下我觉得比较适用于一般人的财务自由标准,打消下大家的焦虑。
讲财务自由这个话题前,先给大家科普一个“4%法则”的知识。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者William Bengen通过分析过去股市数据和退休案例,发现只要你退休的第一年,从退休金提取的本金不超过4.2%的花费,之后每年根据通胀率动态调整,就可以实现退休金“到死都花不完”。这就是知名的“4%法则”。
这个法则其实不止适用于股市里,只要每年的资产增值回报率达到4%,它在任何储蓄规划中都适用的,利用4%法则,计算退休储蓄目标的方法是:每年开支÷4%=退休所需储蓄。
假设你预计退休后每月开支1万元,一年总支出就是12万;12万除以4%,储蓄目标就是300万元。根据4%法则,这300万元可以耐30年,如果一个人寿命为80岁,而他已经拥有了300万,理论上可以在50岁退休。
是不是一下子觉得对于咱们来看,生活压力没想象那么大了?除了房产以外,咱们财务自由的目标其实不难达到。只要遵守好4%法则,不任意挥霍,工薪阶层一样可以实现财务自由
这个法则是在1994年提出来的,现在世界和那时早已不一样,但我认为即使现在,它还是靠谱的。当然,这个不是说告诉大家就不用奋斗了,在中国,每个家庭都摆脱不开房子这个死结,考虑进来这个因素后,绝大部分人还是被生活按在地上摩擦得死死的。今天聊这个话题只是说告诉大家,别因为一些闲得无聊的节奏狗,成天跟着瞎焦虑,把自己未来的规划想清楚以后,才能有个努力的方向。
关于尽早实现财务自由,保障自己退休后无忧,再说几个我的观点。
1.对于自己财务自由的标准,自己心里要有个底,这是最关键的。如果你把你财务自由的门槛定在润研究院提出来的一线城市2.9亿、二线城市1.7亿,那可能一辈子也没戏,但咱们客观点,定个300万、或者500万这个标准,是不是退休前没那么难达到?其实这个标准就能保障绝大多数人未来的生活水平。
2.努力工作、并通过不断地学习提升自己。人生最大的财富一定是自己的价值,别每天都把空余时间用在看那些制造焦虑的内容上了,那些垃圾信息没有什么用,并不能让你发大财。把这些时间用在提升自己的赚钱能力上,才能让自己人生后半段的压力小些。
3.现在开始每个月拿出一定的现金流,定投指数基金。关于这点,之前我在“未来十年,A股大概率会迎来一波慢牛”文章里说过我的观点了,过去十年,普通人实现资产保值升值的机会在房地产里,而未来十年这个机会在股市里,普通人参与这波红利最好的方法就是定投指数基金,而且一定要把自己的目光拉长,坚持每个月把一定比例的收入用来定投,过几年后绝对会有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