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完整的财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四表一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附注。
1、利润表
利润表很好理解,主要就是看企业的获利能力,是否赚钱。利润表是最需要对比着看的,除了对比竞争对手,也要对吧同一家企业每年利润的变化。需要关注的财务指标:资产周转率:总收入/总资产*100%。企业最核心的能力就是用资产创造收入,是最能体现企业的经营效率的指标。
2、现金流量表
反映企业在一定时间内现金的收入和支出情况,对于评估企业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要知道有很多企业在没有盈利的时候,都是靠现金流活着的。影响现金流的就是企业的三个活动,“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
3、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算是老大哥了,最能体现企业的财务状况,前面提到的核心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三项在其产负债表里可是都能找到。
需要关注的财务指标:负债比率:总负债/总资产*100%。主要是反应企业总资产中有多少是由负债组成的,一般来说,负债比率在50%~70%是比较合理的,如果高于100%,那就是“资不抵债”,但是如果负债太低,也可能是不好的信号。
4、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是反映构成所有者权益各组成部分当期增减变动情况的报表。企业通过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既可以为报表使用者提供所有者权益总量增减变动的信息,也能为其提供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动的结构性信息,特别是能够让报表使用者理解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动的根源。
5、附注
附注是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报表中列示项目的文字描述或明细资料,以及对未能在这些报表中列示项目的说明等。
附注是财务报表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应当按照如下顺序披露附注的内容:企业的基本情况,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声明,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