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生产管理很重要
谈起生产管理,很多人认为非常简单,下达计划,车间领料生产入库即可。其实,这是外行人的片面之词。对于工厂整个运作,生产管理的管理难度可谓是非常具备挑战的。当贵公司产品在自己行业没有独特优势,没有核心专利技术,没有成本优势,那么即便研发出再好的产品,在可制造性上满足不了需求,一切都是枉然。因为市场需要的是具备一定性能,并且在接受的成本基础上的产品。
任职工程师的时候,厂长说过一句话,无论我们采取什么措施,最起码要保证工厂是赚钱的,的确是这样。“赚钱”才是企业的最终目标。可是如何才能赚钱呢?那就是,在具备一定研发能力的情况下,生产管理是井然有序的,生产能够及时满足客户,生产成本是具有一定市场优势。只有这样,卖出去的产品有较强竞争力。
“打地鼠”游戏
然而,在给一些企业做咨询的时候,经常还是会听到如下的情况:
“你说的很对,但是这就是现实。”
“说是这样说,但是我们情况比较特殊,我们的产品,我们的管理,我们的人员……”
“我们早就尝试过你说的,最后还是不成功。“
“反正我们是不会做任何改变的。”
……
在大家打算真正要做一件事的时候,先强迫自己大脑去抛开过去,需要一种即便尝试失败也必须有所收获。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善于挑战和尝试新的生产管理模式。这种积极向上的态度是必须要有的。而不是尚未开始,信心已经减少一半。
有人曾经用一个小游戏描述目前从事生产管理的作业模式,那就是“打地鼠游戏”。从事生产管理岗位工作人员,大都是比较忙碌的。每天睁开眼的一瞬间就开始处理各种各样的生产安排,因为每件事都是很紧急的事。因为不能及时处理每个异常都无法保障及时交货。这样看来,的确是有道理的。毕竟,满足客户需求和完成交期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日复一日重复这样的工作,虽然会得心顺手。每天做着同样的事情,也不会怎么觉得劳累。但是,似乎有感觉什么地方不对。这些所谓每天处理的工作犹如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地鼠“。一边忙碌的打着这些”地鼠“,一边却不会主动去想如何能够提前预判这些”地鼠“会从哪个洞子钻出来。如果真是这样的生产管理者,那么大家会有何感想呢。
生产管理的基本职能就是在需要的时刻,用更加低廉的成本生产出更好的产品。那么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几个内容。生产活动中,投入三种要素M(Man,人),M(Machine,设备),M(Material,物料)来满足P(Productivity,生产率)Q(Quality,品质)C(Cost,成本)D(Delivery,交期)S(Safetty,安全)M(Morale,士气)。如何能够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还能达到如上基本需求,改变生产管理模式是一种最佳选择。
现场改善是生产管理改变的出发点
如果生产现场没有改善的氛围,并且处于较低的管理水平,那么再优秀的生产管理模式都是无法成功实现的。生产现场必须具备针对市场需求能够做出快速的对应措施。如何避免快速应对的过程中,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而处于乱糟糟的形式,那么就必须形成改善氛围,较少这些因为快速应变带来的影响。
1. 5S管理作为现场改善的一个有效的工具,这个时候如果能够合理应用好,那么最基础的最核心的改善活动已经开始。现场将不会出现和生产无关的物品,库房将不会有日积月累的一系列产品。生产效率将会有很大的提升。以不变而应万变。
2.目视化管理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三现主义(现场、现实、现物)开展管理。生产进度一目了然,生产异常及时发现及时处理,生产技巧和经验教训一看就明白。
3.多能工培养和灵活布置的设备也是必不可少的。员工的多能技巧培养一定是公司的重中之重,也是实现流程化生产必不可少的一步。合理的设备布局,更能保障生产的快速响应。
4.自动化生产必将是提高利润的非常有效的方法。半自动还是全自动都将为生产成本的降低和效率的提高带来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时,自动化生产也是时代的必然趋势。
5.SMED(快速换模)生产模式也是减少生产准备时间必不可少的环节。特别是针对小批量多品种生产的重要性尤为重要。
片尾语
生产管理的顺利运行是企业最终能够赚钱的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当企业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特别是今天多样化快速响应的情况下,如何能够建立一个相对快速响应的模式已经非常重要。现场管理必然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步,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新诺为精益管理认为,建立一个新的精益生产管理模式并不是很困难,最难能可贵的是一种能够积极去追求改变上进的态度。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工具总是会有的,但是固步自封的意识和态度是最大的挑战。生产管理业务模式调整在具备现场改善的基础上,还要依次改变生产计划模式,建立采购体系,库存管理,成本管理以及生产信息体系,以及生产关联部门的协作,供应链管理等。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功亏一篑。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所以,没有一个积极的态度和一个改变的决心,绝不可能达到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