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力》[美] 罗伯特·西奥迪尼 精读
这本书本科看了一遍,读master的时候看了一遍,去硅谷时再看了一遍,现在又翻出来看。这本书里说的很多内容看似和市场营销没有什么关系,但其实都有关系,你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忽然想起书中的哪一句话能带来改变。读这本书我每一次都有不同的体悟。读书也是有timing的——来早了,你还读不懂他;来晚了,你遗憾地错过了他。
《洞见 : 世界最富创意的广告公司BBDO》菲尔·杜森伯里 精读
什么是洞见?就是做出和别人不一样的东西。但是那些和别人不一样的东西其实都有一样的地方。
《习惯的力量》Charles Duhigg 精读
做市场营销很多时候需要把一个新的习惯植入在顾客身上。如何让顾客养成一个新习惯?如何改变一个旧的习惯?书中说的方法都可以应用到市场营销里。
当然,作者Charles作为一个纽约时报专栏作家,讲故事的能力也是一流的。读第二遍的时候认真去看看他是怎么讲故事的。
《让创意更有黏性》普•希思、丹•希思 泛读
书里提到的很多东西都是在美国商学院的市场营销课程里会教的内容。书中的那些规则同样也能够应用到写作中去。最有趣的地方莫过于此——其实很多事情都有一些共同的规律和原则,需要多多体悟和交叉验证。
《写给大家看的设计书 : 实例与创意》Robin Williams 泛读
这本书是平面设计的入门书。很多基本设计原则非常有帮助,无论是写文案、做网页、写市场宣传材料、做企业册子,甚至是做一个图文微博或编辑微信都能应用那几个基本原则。一看就懂,就能上手。
《请理解我》David Keirsey 泛读
这本书是MBTI的入门书,或者看我写的《16型人格的自我修炼》也可以。
读懂自己,读懂他人;读懂了自己才能更好的读懂他人,而读懂他人和你的差异才能更好的读懂自己。MBTI能够帮助你了解自己擅长什么和不擅长什么,找到自己适合的位置。同时,如果能迅速判断他人的性格,能更好的给对方他在意的东西,同时更理解对方不是有问题不是在和你作对,而只是你们在意的东西不同而已。
无论是在公司内部进行协作和沟通还是公司外部进行谈判和合作,迅速判断他人的性格类型都会有很大帮助。MBTI是一个好工具。
《重来:更为简单有效的商业思维》 贾森·弗里德 泛读
这本书你不要太早去读它。在创业公司里待了半年一年之后再去读它,你才能懂得它书里说的每一句话都是那么地正确。
《亲爱的詹姆斯:写给年轻画家的信》R·O·布莱克曼 泛读
大部分纸质书我看完之后都会送人,这是一本我送人了之后自己又买了一本来收藏的书。这本书很小很薄,但是它会告诉你如何选择一个你会爱上的工作,或者说如何爱上你选择的工作。热爱一个职业,爱比一时的激情更重要,爱包容了忍耐和包容。一个不热爱自己自己每天花8小时甚至12小时去做的事情的人,他会爱自己的生命,爱自己这个人吗?
《精益创业》埃里克·莱斯 泛读
精益创业是互联网圈里经常提的一个词。其实它说的就是要拒绝浪费一点点时间、精力、人员和资源,以最小的速度更迭累积成更大的成功。加入一个互联网的创业公司,读这本书是必要的,即便你是一个市场营销人员。你会明白整个公司为什么要做或者不做一些事情,然后去和产品部门的人配合。懂一点技术和产品人员的思维和语言,沟通起来也会更顺畅。
销售等于欺骗吗?
销售并不是欺骗,如果是销售是欺骗,那买东西的客户岂不都是傻子?现在人人都精得猴儿似的,哪来那么多傻子?
会让你有“销售是欺骗”的这种错觉的,事实上是因为“绝大多数时候我们购买一个产品都只是为了其某一部分性能,而不是全部”这个道理。
销售尤其是好的销售,精明之处就是很快能找到你正好有需求的性能并围绕这个性能来推销;或者再厉害点儿,是在推销的过程中和你一起发掘你对应的需求,再把东西卖给你。当你发现一个东西能满足你某些需求的时候,你会不会花钱买它?
问题就来了。你把东西买回家了之后,会有两种情况发生:
第一,你的需求是10,该产品只能满足其中的8甚至5都不到;
第二,你的需求是10,该产品满足了10,然而这个产品除了这个性能,还有其他无数种性能,而其他那些性能对你来说,屁用没有。偏偏这些其他性能正是这个产品卖那么贵的原因。你为了一个性能买它,却同时也为其他无用的性能买了单。
所以你觉得自己“被...骗...了...”,对吗?但是仔细想想,被骗了吗?没有。他卖的东西确确实实在某种程度满足了你的这个需求。
好的销售是在为客户创造价值,并从“多出来的”价值里面拿一点作为自己的报酬,只要不是推销明知会损害顾客的东西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