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唯一不变的就是变,每半年一次小调整、一年一次大调整。来公司两年多,已经亲历了四次调整,每一次调整都带来组织结构人事的巨变。马上又要开年中总结大会,据说到时又会有重大调整,而且是地震级的。
变化的好处在于在这种氛围下,每个人(指经理级)都有危机感,一旦自己做不出成绩来,很快就会被别人替代掉,这逼迫每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都不能有任何松懈。
可变化也要有个度,超过这个度,过于频繁的变化,就不见得是什么好事了。每半年一次小调整,一年一次大调整,半年时间能做什么?一年时间又能做什么?企业经营管理的很多方面,是需要积淀的,过于频繁的变化,使大家疲于奔命,刚刚适应新的环境,一切又变了,又要去适应新的环境。企业无瑕也无力去完成所应有的积淀工作。
从财务部的角度,最怕的就是组织结构的调整,因为一调整就意味着财务要增加许多额外的工作,最简单的一点,变化后的财务数据与变化前的财务数据往往没有了可比性,为了保证数据的可比性,财务人员只好按新的组织构架重新整理以前年度的数据,而往往很多数据无法按新的组织构架分解。一次的变化已经够麻烦的了,多次变化呢?结果可想而知。目前的现状就是,在经营分析中,很多时间没法取到去年同期数据,而前年,大前年,就更别想了。又如,从ERP财务系统的角度也是如此,ERP的很多运行都是建立在即定的组织架构,即定的管理流程下的。组织结构过于频繁的变动,导致ERP系统频繁的进行调整,不利于系统的稳定性及数据的完整性。
今年是财务基础管理年,公司财务工作的重心在于加强会计核算基础工作。这听起来似乎有些讽刺意味,开展了那么多年的财务工作,最后才发现原来大家连最基础的工作都还没有做好。为什么基础工作会这么差,我想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组织结构调整过于频繁,人员的流动过大,财务工作缺少积淀。记得有一次我设计了一个模板,在会议上讨论时,我说:“有了这个模板,方便了数据的收集与积累,如果能一直这样做下去,可以形成一套完整的数据体系。”当时就有人笑了:“改天换个人做你的岗位,你这套东西就没用了!”一语惊醒梦中人呀,我们往往在除草的同时,把那些好苗子也一并给铲除了。在这种动荡的环境下,往往换一个人,前任所有的工作都被否认了,一些好的基础管理的东西又怎么可能继承下来呢?
其实,变化与积淀并不是矛盾的,在变化中同样也可以沉淀,但过于频繁的变化只能导致大家的短视和功利行为。如果说变化已经成为了我们企业的一种文化,那么,我们是否也应该建立一种正确应对变化的文化呢,将频繁变化所带来的负作用降至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