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成本控制是指对人力资源的取得成本,开发成本,替代成本,使用成本和日常人事管理成本的发生数额和效用进行掌握、调节的过程。人力成本的预算和控制是所有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者都应该了解和掌握的知识。人力成本预算的方法有很多种:
(一)历史“常数”推算法
历史常数的推算法涉及两个重要的数据,一个是工资率,一个是人力成本率。工资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的劳动价格。工资率=单位劳动的产出,因为劳动的投入一般只用时间度量,所以也就是单位时间的报酬。根据单位时间的不同,可以分为小时工资率、日工资率等。在均衡时,真实工资率=劳动的边际产品。人力成本率就是人力成本占到销售额的比例。这两个数据都会是一个比较常数的,不是绝对常数。
一个企业一个行业,如果它的发展没有很大的波动的话,那么这个数据,我们获取的数据时间越长,它就越接近一个常规数。如果你这个企业,没有发展很多产业变化的话,工资占到整个人力成本的比例,也差不多是一个常数,70%、80%。如果你的产业发生了变化,这个相对不变的常数还可以进一步细分。
如果企业一直做的是服装,那就要把服装行业的人力成本作为一根主线,如果后来企业做经营投资了,就要把这一部分同样做一根主线;继而做房地产,再把房地产做成另一根线。不能笼统地把这三个行业的人数和工资总额加起来算比率,而是要细分下去,甚至包括对同一产品的新旧产品都要进行细分。如果今年一个新产品上市,就可以把从事新产品上市的人员单独剥离开来。有些我们是要控制的,有些我们是要节约的,但有些我们是要鼓励去运用的,只是怎么运用得更合理而已。
所以,我们一定要得到这个人力成本的常数,我们根据这个人力成本的常数,就可以预测某一年度的整个人力成本的预算,即人力成本预算总额=人力成本率×销售额,也可以用线性回归来得出,线性回归即是利用数理统计中的回归分析,来确定两种或两种以上变数间相互依赖的定量关系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之一,运用十分广泛。如果你的数据足够多,你做了20年,那你基本上可通过线性回归算出一个常数。这种方法操作是比较简单的,根据你若干年的数据,得出一个常数,计算出人力成本率,人力成本率是 8%还是8.3%?然后你第二年做多少销售额,销售额乘以8%或8.3%,就等于你薪酬总额的预算,这种方法操作起来是不是很简单?
但这种方法有优点也有弊端,由于只参考了历史上的常数,而没有考虑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因此可能有些不太准确。是啊,我们又不是神仙,看到的都只是眼前的事情,未来的东西我们无法预测。总的来说,得出这个概念总比没有好,例如你的企业做了20年人力成本分析,每一年都很准确,根据数学的一般规律概念法,第21年的数据就会比较准确。话说回头,这个数据是否准确我们不能百分之一百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