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古代贸易阶段,这个时代已具备了单一的生产和物流,出现了原始供应链的雏形。第二阶段是工业化生产阶段,欧洲工业化**带来了生产能力和物流能力的飞跃发展,这个时期最大的供应链特点是出现了以增加商品附加值为目的的多层的物流,这个时期的生产,基本上是一个产品从开始到成型在一个工厂里完成,还没有出现多个工厂之间相互协同的概念。第三个阶段是现代化制造阶段,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供应链的发展更快,在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都有了足够的技术作支撑的情况下,供应链协同成为主流,由此可见,信息技术促进了供应链的三次飞跃。
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促进了供应链结构的变化,同时也促进了供应链内的企业之间关系的变化。在信息技术普及之前,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关系还处在分蛋糕的利益分配模式,在这个时期,不论是物流领域还是生产领域的信息流都是不对称的。现在企业需要转变这种观念,由于各种信息技术的支撑,供应链上下游,转变为以协作共赢为目的的关系。上下游企业围绕客户需求,通过供应链管理系统,高效的协同,信息的共享使生产成本、物流成本越来越低,并且不断地把市场做大,并共同分配利益。
供应链共赢需要上下游企业的有效的信息共享和业务沟通、高效的业务协同、对客户需求的快速响应 ,所以供应链共赢需要敏捷的供应链。
供方和需方可以是各类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和最终用户。动态反映为适应市场变化而进行的供需关系的重构过程。敏捷响应用于强调供应链对市场变化及用户需求变化的快速响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