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一个行业中,不同类、不同种的产品生产经营对资源的性质和数量要求会存在很大的差别。进入一定行业之后,在这个行业中应该生产经营哪些种类的产品,这就需要我们做产品定位决策。如何根据自己的资源状况选择产品结构,包括产品线的深度和广度,其中又会存在哪些问题,又要如何应对呢?
(一)问题与表现
1、产品千篇一律,毫无特色;
2、产品不具备核心竞争力,难以吸引顾客;
3、产品卖点与顾客买点不吻合,产品定位不具促销力;
4、抓小放大,为了一棵树放弃一大片森林;
5、总以为“酒香不怕巷子深,皇帝的女儿不愁嫁”;
6、产品定位前后不一,传播方式各行其是。
(二)根源与危害
1、无定位,不注重挖掘产品独特性;
2、盲目跟从,没能突出产品本身优势;
3、不考虑客户需求,想当然地确定卖点;
4、忽视了有购买需求和能力的多数消费群体;
5、传播不足,认知范围小;
6、缺乏同步整合与统一的产品主题。
其危害就是:产品无法形成核心竞争力,没有市场,最终被淘汰
(三)“正常管控”思路与对策
互联网时代下,产品定位要以客户为中心,让客户参与、体验、反馈,以获得真实的需求,打造小而专、小而精、小而美的产品。
产品定位决策是指企业对经营的产品赋予某些特色使产品在用户心目中树立某种特定的形象。因此,企业在进行产品生产前必须对产品进行合理定位,即确定哪些产品作为投放市场的对象。产品定位决策要体现在产品的实体构造、形状、成份、性能、命名、商标、包装、价格等直观方面,以及满足消费者豪华、朴素、艳丽、雅淡等不同的心理需求。产品定位的基本策略有三种:一是与竞争对手的单一产品相对比,显示出独特性、创新性;二是与客户的系列产品相比较,显示出全面性;三是同类产品的价格相比,显示出高性价比。产品定位决策的恰当使用,有利于触发消费者求新、求美、求名、惠顾动机与习惯性购买行为。
产品质量定位:符合国家标准只是产品质量的底线,但在此基础之上,为客户所提供的产品也并不是质量越高越好,产品质量的标准取决于消费者的需求。在确定产品质量的过程中,我们选择的消费对象至关重要,如何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提供相应质量水准的产品,这种选择也是产品定位的重要内容。
优良的产品质量是一个企业占领和扩大市场的根本所在,若要保障产品质量的始终如一,甚至使其在同类产品中独占鳌头,就必须在生产、研发、检测、销售过程中保证各部门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相互监督,形成运转有序的管理机制。企业靠品牌求得生存,靠创新抢占先机,靠质量赢得口碑,靠需求获得效益,靠文化提升形象,其重中之重是靠过硬的产品质量取胜。随着竞争的激烈化,我们必须走质量效益型的路子,全面提高质量,提升企业形象,提高管理水平,提升员工素质。从这个意义上说,质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之本,是企业的生命线。只有把对产品质量的追求提高到一个崭新维度,才能使我们的市场做得更大更强,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从另一个意义上讲,提升产品质量也是一个关键的经济增长点,是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效益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