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今目标团队正式上路。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做一款中国企业真正需要的管理软件。团队成员有企业信息平台建设方面的IT专家,也有运营企业二十多年的管理老手。大家都感受到中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在快速发展中常常会面临诸多难题,比如效率低、管理乱、人员流失严重、下一步方向不明确等等。
我们能为中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做些什么吗?正是基于这个朴素的想法,今目标团队踏上了漫长的旅程。
切身体会告诉我们,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企业,甚至不同性格的领导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及管理风格。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管理风格都有可能把企业做得很好。隐隐约约地,我们感觉这中间一定有些共性的东西,而这些共性的东西将会构成今目标的灵魂。
那段时期是非常快乐的,团队成员无休无止地阅读、思考、再阅读、再思考,像海绵一样汲取着管理知识。非常幸运,我们遇到了德鲁克。记不清楚是哪一天,我们偶然接触到《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和《21世纪的管理挑战》,然后就一发不可收拾,半年内几乎读完了德鲁克的所有著作。对我们影响最大的,首推《管理的实践》。
《管理的实践》让我们开始思考管理、目标管理和管理实践等关键问题,知道了企业管理本身有百分之九十的东西都是一样的,只有百分之十和企业的个性相关。那相同的百分之九十,就是实践目标管理,就是我们团队的使命,就是我们事业的出发点。
我们的事业是什么,这是德鲁克的三大招牌问题之一。What is our business,直译为我们的业务是什么,似乎更下里巴人,也更容易理解。德鲁克认为,大部分企业家都不知道“我们的业务是什么”,原因在于思考问题的出发点错了。
企业家习惯于想:我要做什么、我要生产什么、我要成为本行业的专家等等,这种以我为主的思考方式,并不能准确地界定企业的业务。
德鲁克建议改变视角,置身企业之外,从顾客的角度来思考。自己怎么想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顾客怎么看。顾客认定你是空调专家,偏偏要投身房地产;顾客认定你是个人娱乐网站,偏偏要为企业定制搜索平台。这种业务认知的错位,基本上天天都在发生。
《管理实践》第5章“企业是什么”论述了“企业的宗旨”和“企业的主要功能:营销和创新”等重要问题。德鲁克先抛出了两个结论:第一,企业是由人创造和管理的,而不是由经济力量创造和管理的;第二,不能单单从利润角度来定义或解释企业,利润不是企业的目的,而是企业经营的限制性因素。然后就转到企业的宗旨和企业的功能两个几乎等价的问题上了。
企业的宗旨是“创造顾客”,“创造顾客”的另外一种说法是“满足顾客的需求”。企业的自我定位和自我感觉并不重要,企业如何吹嘘自己的产品也不重要,关键是顾客怎么想,只有顾客才能决定企业是什么。德鲁克在很多地方都采用了灵活独特的思考方式:管理是一种实践、成果发生在组织外部、组织是社会的器官、企业的宗旨存在于企业之外等等。
企业的两大功能,和企业的宗旨一脉相承。企业得想法设法把产品送到顾客手中,才能满足顾客需求,这就是营销;顾客的需求稀奇古怪,企业要变着法儿讨顾客欢心,这就是创新。企业的所有部门,都有营销的责任。企业光提供产品和服务还不够,还要通过创新,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在德鲁克看来,管理者真正要做的事情并不复杂。要明白企业的宗旨,只需要关注两点,那就是顾客和需求。找准顾客,而不是想当然、含含糊糊地画一个圈子,比如“全中国近4200万家中小企业”,就不是一个很精准的顾客群体;找准顾客,然后定位需求,这更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正如汽车的换代、Windows的升级一样,需求在不断改变,企业也只能持续创新。
德鲁克总结说,企业的首要任务是生存;企业通过营销和创新来创造顾客;管理层必须决定企业所从事的是什么样的事业,或者究竟应该从事什么样的事业。值此动荡之际,管理者再不反思企业的宗旨,那就真的很危险了。
今目标的使命是实践目标管理,这仍然是从我们自己的角度在思考问题,如何转换成顾客的角度,如何让目标管理给顾客带来真正的成效呢。我们一直留意着自己的思维方式,集中整个团队的精力,去考虑如何让这个平台对顾客有吸引力,如何能编织一张网,准确地筛选出我们的目标客户,如何提高顾客的黏粘度等等。
时至今日,今目标推出的SaaS沟通协同平台得到了相当多顾客的认可,正式运行不到两年,注册企业已经超过了六万家。融合企业即时通讯、邮件、短信等等的统一通讯工具,完整保留了企业的沟通痕迹;工作日志,个人事务等小工具,帮助企业所有员工了解每天要完成的工作、实际工作进程、每天的收获和不足;任务管理、项目管理、计划管理等协同工具,让企业找到正确做事情的方法等等。
简单说,今目标为企业实践目标管理提供了多种管理工具,涵盖了目标设定、组织实施、衡量考核、沟通激励和人员培养等多个环节,企业可以根据自身信息化程度和对目标管理的认识深度,自行确定合适的目标管理方式。
为了深切感受价格理论、信息成本等经济学问题,张五常走上街头又是卖玉,又是卖橘子。我们坚信只有亲身实践过的企业家,才会对目标管理有更真切的体验。因此我们要求团队的所有人员,从CEO到客服,从产品开发到市场营销,都必须和用户面对面。用户的抱怨和鼓励,是企业前进的动力。
今目标上路的另一个问题,是如何打造今目标品牌。阿尔.里斯在《品牌22律》中总结出扩展法则、收缩法则、死亡法则、单一法则等22条打造品牌的注意事项,可以看作是对企业业务问题更进一步的思考。
雄心万丈的企业家,如果没有给顾客留下任何印象,结果只能是一腔热血付东流。经常从顾客角度,审视企业究竟能够满足顾客什么需求,并在此基础上强化顾客的印象,才能逐步打造自己的品牌,才能真正解决“我们的业务是什么”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