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要帮助员工在管理好情绪的基础上实现组织绩效,就应该将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更好地结合起来。
目标设置激励理论的基本观点
目标设置激励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洛克在1967年提出的。他认为,人的任何行为都是受某种目标驱使的。因此,通过给员工制订合适的目标,可以激励员工。
目标设置激励理论几个基本概念为:
·目标难度:指目标的挑战性和达到目标所需的努力程度。洛克认为,有难度但又可实现的目标是最有效的;
·目标具体性:指目标的清晰度和准确度。具体的目标是最有效的;
·目标接受度:指员工接受目标,认为目标值得去做、愿意把目标当成自己事情的程度。
·目标承诺度:指员工对达到目标的兴趣和责任感。
目标难度、目标具体性、目标接受度、目标承诺度这四个因素共同决定了员工朝向目标的努力程度。而员工向着目标的努力,加上组织的支持以及其个人能力与特点则会共同影响员工的绩效。组织根据绩效给员工相应的内在和外在奖励,从而最终决定员工的满意度。
目标设置激励理论总的要点是:
·有目标比没有目标好;
·具体、可操作、分阶段性的目标比空泛的、号召性的目标好;
·有一定难度的目标比随手可得的目标好;
·能被人接受的目标比不能被接受的好。
目标管理
目标设置激励理论在组织管理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目标管理来实现的。目标管理的要点是:
管理者一定要善于给员工设定目标
善于给员工设定目标,意味着管理者要在了解员工的基础上,因人而异地设定目标。目标要有一定的难度,这样可使得员工完成任务后有一定的成就感;另一方面,目标又是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不能太难。例如,在摩托罗拉(中国)公司,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每年开始都要给一般的中层管理人员定目标。高层管理人员要根据公司发展的总体需要以及该部门的情况,给管理人员确定本年度需要达到的工作指标。这一目标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高层管理者与本部门主管共同商量更具体的指标,并了解它们达到这一目标的困难和需要,然后给他们提出一整套克服这些困难的办法和支持条件,如安排培训的机会等。整个过程是双向和交互式进行的。最后,中层管理人员对上级确定的目标真正认同,做出承诺。在摩托罗拉(中国)公司,这一活动被称为是“个人承诺”计划。
目标一定要有具体数字指标并落实到具体的人
我国的邯郸钢铁厂和青岛海尔集团公司都是实行目标管理的典范。公司对每个一线工人的工作目标(成本、质量)、所负责任的工作区域界限等都有明确具体的规定,指标能用数字表示的一律用数字,绝不模糊。
给员工及时的工作绩效考核及反馈
这是指不断地对员工的工作进行阶段性的考核,从而向员工指出其接近目标的程度,使他们能不断地了解、掌握工作进度,及时进行自我行为监督和行为调整,以便如期完成目标。
明确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的关系
目标设置激励理论中的目标主要是指组织的目标。目标管理的过程,实际上是组织目标在整个组织内分解传达,通过合作的目标设置过程,最后变成每一个员工的工作目标的过程。因此,目标管理有助于目标设置理论在组织内系统地实行。要使得目标的设置能真正对员工起激励作用,管理者应该考虑组织目标实现对员工个人发展目标实现的意义,要善于建立二者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只有这样,员工在努力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中,就会不断地看到实现自身目标的希望,因此就更加有积极性。
过程管理
任何有输入和输出的活动或操作均可视为过程,制造产品或提供服务的各个活动和操作都是过程。组织(企业或机构)为发挥其职能,必须确定各种内部相关的过程并对其实施管理。通常,一个过程的输出就是下一个过程的输入。对各种过程的标识和管理,特别是对过程接口的标识和管理就构成了“过程方法”的管理。因此,过程具有三个要素:输出、活动和输入。
在企业管理目标明确的前提下,人们往往更多地关注过程管理。过程管理可以忘记最终目标的巨大压力。在工作中,如果员工能关注过程,享受过程中阶段性成果带来的喜悦,这种乐观的情绪实际上是他们继续前进的动力,对达到最终的目标无疑是有益的。
过程管理在员工情绪管理方面的意义在于:将抽象的、长远的目标具体化,让员工看到希望;在完成最终任务的过程中,阶段性成果带来的信心和鼓励是加油站。
在企业管理中,过程和结果哪个更重要?在企业培训中,笔者经常让学员讨论甚至辩论这个题目。大家在讨论和辩论时非常积极,因为这个题目与他们的工作密切相关,工作中总是会遇到这方面的矛盾。每次讨论后,大家都能够达成共识:过程和结果都非常重要。过程是由一个个小的结果构成的,过程管理是实现目标的动力,不注重过程管理无法拥有大的结果;大目标是我们前进的牵引力,指引并感召着我们向目标努力,不可只重视一方面。
过程管理的要点在于:
·过程管理有助于把握进度,为目标的实现提供保证;
·过程管理意味着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避免大的损失;
·绩效考核指标要反映过程的要求,使员工重视过程,并表现出符合企业长远发展的行为,避免短期行为和偏离企业发展方向的行为;
·过程管理要做到人性化管理。现代企业中知识型员工居多,人性化管理能够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从而保证了过程管理的高效和实效;
·要注重管理过程中对人力资源的开发。过程管理对员工的能力、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做好员工的思想工作,使之克服畏难情绪,正确对待发展要求。在高标准、严要求的管理下,肯定会有小部分员工不适应。但是,要保证大部分员工情绪的稳定性和积极性,就需要管理者在这个过程中给予下级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钢琴家郎朗的成功之路
这里以著名的年轻钢琴家郎朗走向成功——成为一名世界知名的钢琴家的道路,来谈过程管理的重要性。凡是在这一领域成功的人士都知道,钢琴演奏技能的提高必须通过一次次有影响的比赛来促进。郎朗的父亲在郎朗走向成功的道路上倾注了很多心血。在郎朗学琴的每个重要阶段,他的父亲都会让他通过参加比赛促进学习。这些阶段性的成功,使郎朗不断收获喜悦,带给他巨大的内在动力。在德国埃特林根举行的第四届国际青少年钢琴比赛,因为各种原因郎朗没有获得公费出国比赛的机会,是他的父亲在家里困难的情况下,到处借钱自费让郎朗出国比赛。就是在这次比赛中,郎朗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成为世界知名的钢琴家。
在企业管理过程中,有的任务目标看起来是很艰巨的,员工容易有压力。管理者可以将目标分解为小的阶段性目标。在实现大目标的过程中,对每一个阶段性目标的成功给予奖励和总结,员工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获得动力、获得经验,在不知不觉中实现最终的目标。过程管理告诉我们,要注重对阶段性成果的肯定和巩固,享受阶段性喜悦;不注重过程管理,企业最终不能得到满意的结果。
重视目标管理还是过程管理
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各有优缺点。目标管理有助于实现组织发展目标,但容易引发短期行为。过程管理更能提高员工的满意度,但是当企业强调业绩的时候,却又显得缺乏力度。企业管理到底应该侧重目标管理还是过程管理,需要根据岗位和任务性质来决定。
这实际上给了我们启示:企业要帮助员工在管理好情绪的基础上实现组织绩效,就应该将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更好地结合起来;把两者更好地结合,是为了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在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中,要提高员工的满意度,激发员工积极的工作情绪。
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辩论赛
1.在企业的各个部门中随机抽取一些员工,分为正方(支持目标导向的管理)和反方(支持过程导向的管理),最好一个部门的人能在正方和反方中都有分布。时间为50分钟。
2.部门的其他人员为观众。
3.通过该辩论,员工基本能结合工作岗位的实际来思考这个问题;在辩论过程中,员工能体会到两种管理方式各自的优缺点,并能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到多视角看问题,能够换位思考。
这是一个提高组织情绪管理水平的很好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