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谷道场出道之时,因为把油炸方便面打上“禁”字而出名;如今五谷道场又因为它的制造
空无一人的房山加工厂
1月7日下午2点,本应是工人上班的时间,昔日五谷道场制造工厂工人数量达到千人,但现在却是一片清冷。惟独从厂区内制造面粉大楼机器运作时发出的嗡嗡声,笼罩着工厂的每一座建筑物。
由于工厂办公区和生产区的传达室空无一人,让人很容易顺着满是落叶的小道走进厂房,然而,厂区内与大门口的环境并无不同,仍是稀稀拉拉的凋落着被风吹落的叶子,许久没有人打扫。在生产一车间的职工通道内,有几个人不断地进进出出,并且伴随着时有时无的吵闹声。实际上,自从五谷道场位于房山区的工厂遭封、总部已撤出北京的消息传出后,前来上班的职工几乎所剩无几。一位刚刚从通道里出来的职工告诉记者,这是中旺集团正在为在职员工发上个月的工资。
“也许五谷道场的管理员以为你也是来领工资的,所以才没出面拦着你。在其他日子赶来采访的媒体,根本就没机会迈进厂区大门。”当记者说明来意后,这位职工如此解释。他还告诉记者,几乎每个五谷道场职工在彼此相见后的第一句话都是,“他们给你发工资了吗”?
据这位职工介绍,从2007年年初开始,这里的职工突然察觉到,工厂的负责人王老板已经很久没有来过了,并且工厂拖欠他们半年的工资仍不知何时发放。他们现在只能一个月压一个月的领工资,但由于工厂开工周期太短,有的职工一个月才能领取290元。
据工厂员工介绍,很多五谷道场职工将拖欠工资的事情向房山区有关人事部门反映,要求仲裁依法追回所拖欠的工资,但很多却由于举证不足被驳回了请求。
资产转移已悄然进行
日前,记者在五谷道场市内办公中心富顿大厦9层中旺集团总部的办公区内看到,原本一层的办公区已经空了一大半,只有零零星星的十几位工作人员,似乎显得也并不是很忙碌。当被问及是何时搬走的,现场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已经有一段时间了。”
记者从中旺集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离职员工处了解到,仅北京包括总部和房山生产基地已经离职的上百名员工,每个人的工资都至少被欠了三四个月到半年时间不等。很多人在一两个月前便离开了,而12月末搬回集团原总部河北隆尧的也基本上都是领导。而记者在调查采访中得知,五谷道场的实际情况或许更糟。
近日,据记者在北京市内零售市场观察,已经很少能够看到五谷道场方便面。据北京房山区工厂一位职工介绍,方便面生产车间被封后,北京地区便没有再生产该品牌的方便面,市场上零星的产品都是从广东、江西等地生产的。
一位自称是北京房建建筑股份有限公司第三分公司职员的吴先生介绍,他们并不是五谷道场的人,因为五谷道场欠了房建公司2000万元余款,所以要在这里看守设备,防止五谷道场偷偷把最后的值钱货——方便面生产流水线设备转移。
据悉,房山厂区在2005年9月投产时,员工数量达到1000多人,8条非油炸方便面生产线全面生产,员工实行三班倒;自从五谷道场走下坡路后,公司悄然撤走2条非油炸生产线并运往外省生产基地,现在房山区内只剩下6条非油炸生产线。目前维持运营的是五谷道场新添的1条油炸方便面生产线,主要出品中旺面馆品牌方便面,员工实行两班倒,一班仅30多人。
在生产一、二车间巨大的6条流水线外端大门口,其中2条已经被贴上了来自山东省鱼台县人民法院的封条,查封时间在2007年12月4日。但吴先生对此摇头无奈,查封只是部分查封,起不了作用,五谷道场可以继续生产,也可以把设备搬走。仔细查看后,记者发现两张封条都已经破裂。
一位接近王中旺的人士向记者透露,2007年王中旺已经同妻子离婚,并将手中账目全部转移到后者身上。“中旺集团的工厂以及富顿办公中心现在都不在王中旺手里,他已经把资产转移得差不多了,现在起诉他,所有的账户上全是空的。”该人士透露。
似乎是为了印证传闻,有消息称,中旺集团负责人王中旺正准备转移资产,将全部债务都留给五谷道场,然后再宣布五谷道场破产。但是,关于正在申请破产的事情,五谷道场公关负责人王嘉涵表示:“公司内部没有公布这样的消息。”而对于总部的撤离,她称:“这只是公司自己部门的调整。”
而记者从房山区政府方面获悉,从2006年6月28日开始,房山区琉璃河镇政府主管工程的镇长主持召开了关于如何处理五谷道场偿还房建公司三公司欠款会议。据悉,与中旺集团稽查室的杨姓女士和房建三公司施工项目科长共同出席的还有房山建委、区政府、工业局、镇政府等多部门。同年7月,区级政府再次召开协调会议,但截至目前仍未有具体解决办法。
招商引资成为空谈
戏剧性的是,散乱一摊的机器设备却与五谷道场车间内部随处可见的“中旺思路”截然相反。
让每一个职工意外的是,销售业绩仅仅维持3年时间,五谷道场就开始走向颠沛流离之路。
债权人陷入困局
2007年年底,扩张过度的五谷道场牌方便面欠下供货商近1000万元货款和银行的4000多万元贷款,传闻该公司“正在进行破产申请”。
昨日,五谷道场的债权方之一,北京房建建筑股份有限公司第三分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如果五谷道场破产,将对债权方形成巨大影响。让该负责人不解的是,如此之大的企业是怎样走到这一步的?
“中旺集团的工程,其实是在什么手续都没有的情况下就开始建立的。区县政府期望中旺集团能够带动当地经济和就业,所以撮合一些当地公司配合施工,甚至要求这些公司先垫资。”昨日,一位了解事件内幕的人士在接受采访时透露,现在,许多银行、房建还有原材料供应商都希望通过公证处解决欠款,但由于没有手续,例如开工证和土地使用证,公证处无法受理。
令房建公司无可奈何的是,从目前掌握的证据,仍不能对五谷道场执行资产冻结,也不能对中旺集团负责人王中旺执行个人资产冻结。“另一办法是把中旺集团的地上财产抵押给镇政府,让镇政府找银行贷款。但银行也不受理,因为此前中旺集团的欠款还没有清算。”这位人士认为,由于现在没有手续,很难利用司法途径解决问题。如果五谷道场破产的话,被欠款方都不知道排队要排到哪里。
据一位工厂内部人士透露,由于五谷道场属于房山区招商引资项目,区县政府为了获得更高经济效益,促成五谷道场与多家银行形成贷款协议,涉及资金超过1亿元。“现在,这些协议基本到期,各个银行都来找五谷道场催款。”这位人士告诉记者,工厂内正在运行的制造面粉大楼已经被抵押给某银行。
专家连线
快刀打法导致黑马消失
五谷道场曾被业内喻为一匹黑马,用短短的6年时间便做到了全国第六的市场位置。然而仅仅才过了短短的两年时间,其销售便一落千丈,如今市场上已经很难寻觅到五谷道场的身影。
李志起认为,中旺集团的沉寂,无疑对国内其他几家有实力的品牌是一个好机会,这给了今麦郎、白象等品牌蚕食五谷道场市场份额的空间。但是,因为方便面是一个成熟的行业,所以今后如何才能不断推陈出新、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是剑走偏锋还是不断细分,到底选择什么样的战略,这是值得好好考虑的问题。
对于今麦郎和五谷道场这两家同是发源于河北隆尧的方便面企业来说,两个老总不同的经营思路决定了两个企业不同的结果。李志起说,今麦郎选择的是比较系统的打法,而中旺集团选择的是快刀打法,但是这把刀却不够结实,所以导致了其最终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