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来势凶猛,自然也波及了在中国的风险投资公司。而相应地,那些一直寄望于风险投资辅助自己成长的公司,就更加蒙受了池鱼之祸!这个时侯,形势比人强,与其指望还能打动风险投资多少给予一点钱来维系生意,不如退一步海阔天空,适时就地“筹粮筹款”深挖洞,等待下一次经济成长周期来临时候的大机会。
随着雷曼兄弟的破产和十几家美国银行的倒闭,美国的金融危机愈演愈烈。这直接导致的是美国为主的全球风险投资基金的收紧。因为国际资本市场受美国影响普遍低迷,PE(私募股权投资)和VC(风险投资)所投资企业上市的退出途径也大成问题。华尔街已经接近三个月没有IPO,香港股市更加是需要政府注资协助稳定,这些种种多年难见的景象,都大大加速了投资浪潮的消隐。如今的中国企业想要再复制一年前狂飙突进的百丽和小肥羊等的成功上市之路,机会越发渺茫。
正因为出路被堵,因此,已经注入资金的这些企业的命运,也变得充满不确定性。在美国市场风声鹤唳之际,大批海外资金抽调回去救场。随着投资资金被抽回,美资PE和VC现金流随之减少,不仅中国企业受青睐的可能性降低,被投资的金额减少,而且一些已经被投资的企业也可能面临“断炊”的危机。毕竟,PE和VC对企业投资的资金是分批注入的,一旦PE和VC的资金链断裂,对企业的投资将被迫中断。
还有一样,由美股带动的全球股市下挫,将不可避免地降低PE和VC投资企业的预期上市价格,以提高上市难度,降低私募股权市场的盈利预期。这将严重影响到PE和VC的生存。 这几年全球“流动性泛滥”带来的人人PE、家家VC的热潮很可能就此告一段落!
股市和房地产市道的高涨,一定是在经济的上升阶段才能发生。而在经济的回落阶段,股市以及融资市场必然会处于一个低谷,很难因为主观愿望改变。在你不能够让世界适应你的时候,就只能去适应世界。事实上,此时此际,企业人与其去勉强寻找十倍速增长的机会,不如改为管理好自己的欲望。或者,在一个烈火烹油的时代,人人都希望自己快马加鞭,不然就被人抛在后头。而现在既然欲速则不达,各人正好“放下包袱,开动机器”,回复基本,重返一个企业一个产业应该有的正常速度。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国内经济增速下滑的局面,昔日渴望高成长的企业来说,需要做好“过长冬”,“过更冷的冬”的准备。而通常的过冬御寒手法,无非是降低成本、冻结支出、减少出差和提高效率等等。最要紧的是,要把步伐放慢下来。fast is slow,快就是慢。最能对巴菲特说的这句话有共鸣的,一定是在经济的调整期。
对于那些希望获得PE和VC投资的企业来说,眼下其实能够选择的大约只有两条路:其一是放弃直接融资计划,做长期的运营打算,也就是说,要让企业学会“赚钱”,能够直接让客户“买单”,而不是只懂得找人融资维持业务。其二则是折价卖给有现金流的企业,把寻找PE和VC的任务交给体质较好的“大个子”去“扛”。而真正对于自己的项目和企业有信心的公司,就不应该在这个时候廉价出让,而是及时为公司找到现金收入,以战养战。伟大的企业是熬出来的。而这个熬,说的自然是经济低谷时候的状态。希望大家都能坦然地熬好,熬出个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