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被称之为伟大的人的传记有不同之处,人们觉得他们的
与其他平凡男孩的差别是他实现了自己的承诺,与其他平凡男孩相同的是,他也会因为别的
国内人物传记大都是以擅情进而藏拙,即使是吴敬链,也无法逃过这样的“规定动作”。相比之下,国外的人物传记更能真实的还原人物,以调查进而深度。
出场人物:巴菲特
书目:《一个美国资本家的成长:沃伦·巴菲特传》
1000个年轻人向女孩求爱的时候都会说:“我将来会很有钱的,嫁给我吧”,但只可能有1个人实现了自己的诺言。巴菲特小时候是个内向害羞的男孩,17岁时要单独跟女生聊天,都还会脸红。不过,在他21岁的时候,还是鼓足了勇气对一个姑娘说:“相信我,我将来会很富有。”他实现了自己的承诺,并使“巴菲特投资神话”成为中国人除了茶和佛以外最常被谈起的话题。
如今,报纸杂志连篇累牍、毫不厌烦地报道巴菲特每一投资举措的微小变化和新动向,中国的记者也能追逐到一年一度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
如果你稍加留意,希望知道中国人什么时候开始推崇巴菲特,想了解巴菲特更全面的东西,那你一定会找到这本叫《一个美国资本家的成长:沃伦·巴菲特传》的书,1997年海南出版社推出的《一个
巴菲特追求姑娘的故事没有太多传奇处:那个女孩总是从后门溜出家门,躲开他,去找她心仪的另一男子。这个时候,巴菲特只能大度地与女孩的父亲谈天说地。没有更进一步的资料显示出巴菲特的求爱魔法,但从这本《一个美国资本家的成长:沃伦·巴菲特传》中知道,最终巴菲特在22岁的时候把这位姑娘娶进了门,那时这位名叫苏茜的新娘是19岁。
巴菲特早年的故事,人们谈论最多的是他11岁开始的炒股经历。其实,巴菲特一直有着连贯的经商和投资经历:6岁的时候,就倒卖可乐(他用25美分的
读高中的时候,别的男孩那个年龄只会留意报纸的体育版的时候,他已经开始研究着股票图表了。而我们大多数人在30岁左右还弄不清楚自己
关于巴菲特的著作非常之多,《巴菲特的新主张》、一个成功投资经理人所写的《沃伦·巴菲特传:管理资金
这些图书能深刻分析和跟踪巴菲特每一次重大的交易,但,关于巴菲特的成长经历,《一个美国资本家的成长:沃伦·巴菲特传》仍是最完整的一本书,或许只有2008年将出版的,版税超过700亿美元的《巴菲特自传》能超过它。《一个美国资本家的成长:沃伦·巴菲特传》也揭示出了巴菲特的致富原则;并且对他投资伯克希尔、GEICO、《华盛顿邮报》、可口可乐、吉列等企业进行了生动详实的描写。
你还能对一位95岁的敢向巴菲特大动肝火的B夫人印象深刻,她坚持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一周工作7天,从不
当然,这部著作中还有关于巴菲特的父亲——那位一生致力于恢复金本位制的美国国会议员的故事;有巴菲特的老师——金融分析的鼻祖本杰明·格雷厄姆的故事;还有他的投资搭档——伯克希尔·哈撒韦副董事长,另一投资天才查理·芒格的故事,但远达不到B夫人给人的深刻印象。巴菲特好不容易追到手的妻子1977年
这样的内容是《一个美国资本家的成长:沃伦·巴菲特传》独有的,也展现出罗杰·洛文斯坦作为《华尔街日报》的资深财经记者的调查功力。
需要指明的是,巴菲特的投资故事分析起来有趣生动,令人赞叹震撼,但如果要描述他的生活,就不那么引人入胜了。《一个美国资本家的成长:沃伦·巴菲特传》提供了很多生活细节,但它也是枯燥的,读完全书留给你的印象可能也还是:大多时间他用于思考,躲在宁静屋里看书。“他没有自己的顾问和佣人,没有交易队伍,没有电子屏幕,没有价格图表,没有计算机,只有1929年以来的报纸和一支古钟。”这部达400页的大块头著作,如果不对股票怀有强烈兴趣,想窥视赚钱秘籍,想了解巴菲特最隐秘故事的人,是没有勇气读完的。
巴菲特很少想过要把他的财富花费在物质享受上,享受本身并不是他对财富渴求的原因,金钱只不过是一种证明,是他所喜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