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拧错了水龙头
事情发生在深圳,商业银行的ATM机突然之间提不到款了,走一家如此,第二家第三家还是如此。除了僻静和边缘地带外,越是闹市中心的ATM机越是取不到款。人们后来得知,不是ATM机里没钱了,而是银行对ATM机取钱的时间有了限制,并且同一账户在银行柜台的取款额度也规定了限额。
出自深圳人民银行的这一措施,据说是为了防止犯罪。这一匪夷所思的理由,理所当然引起了人们的联想。
有人和央行刚刚出台的第九次提高准备金率联系起来。可是,打听一下,距离不远的省城广州并没有出台同样的规定。可见,此事同紧缩银根的政策无关。再说,包括发行定向央票在内的回收流动性措施,要有关系也是商业银行的事。商业银行总不至于银根紧张到需要用涉嫌违约侵权的方式来向自己客户转嫁危机的份上吧!
于是,有人就联想到深圳的楼市。可是,现在还有谁捧着成捆的现金去买楼呀?不收紧房贷,靠减少现金流通量封堵进入楼市的流动性,又有何用?
那么,是不是同股市有关?问题是最近股市也是秋风萧瑟,既不存在开户热,也看不见投“基”潮,相反,在牢牢套住的情况下连想要退出也退不出。银行不要说无须为储蓄流向股市而害怕,就是流大多也是以划账方式而不是现金方式流的,那就不是银行所需要担心的了。需要担心的恐怕是热钱外流。
热钱外流,莫非就是最近有媒体警示所指的涉及900亿美金的国际热钱出逃?进入中国的国际热钱据说有3000多亿美金之多,这里所说的900亿不过是指在A股高位套了现的那一部分。没错,按照惯例,它们走的大多都是“哪里来哪里去”的路子。通常所说的“过江龙”,走的也就是深圳这个特区通道。这也许可以成为深圳的商业银行面临提现套现犯罪压力的一个理由。不过,在并没有特定定向对象限制的情况下,这也值得如临大敌严阵以待甚至向包括消费需求者在内的千家万户老百姓大动干戈?!
有深圳银行业人士称,限制大额提现就是打击境内资金非法输港炒股。深圳人行则说,“我们没有这样说过”。由于港股直通车的缓行,有意到趁境外股市开始越走越低的时机去博弈一把的,目前只有“自由行”这条路好走。充实“自由行”的旅行包当然离不开提款机。但携款出境如果触及相关的出境限额那也是海关管的事,大可不必劳动商业银行去为之费心。再说,限提措施对遏制涌港资金的自由行虽然有一定作用,并且被香港股市视为影响其近期行情的因素之一,但效果并不一定十分明显。如果内地资金有意趁时下港股回调之际入市抄底的话,通过分批提现和网上转账同样可以达到目的,只是在现金供应的时间上受到了限制而已。
深圳银行的限制性提现新规之所以让人感到匪夷所思,是因为不久前银行刚刚放宽了对ATM机提现额度的限制,并且在此之前海关对个人携款出境的限额数量也有较大幅度的放宽。这不仅正确反映了人民群众“财产性收入”水平的提高,而且也是一个经济大国对自己的货币信誉有信心的表现。如果说,货币的流动性过剩目前有收紧的需要,那么,该收紧的也是信贷放松所支持的投资过热特别是房地产投资过热,而不是人们的消费需求。相反,老百姓手头的钱多了,有利于刺激消费需求,这是比单边收紧银根更有效的调控,何以反而成为限制的目标?而资金的有序流出,同宏观调控背景下货币政策的紧缩非但并不矛盾,而且从长远来看,势在必行,只是需要有恰当的风险控制罢了。
按照深圳人民银行方面目前为止的公开表态,限制大额提现是商业银行的自主行为,目的是为遏制黄赌毒、走私、洗钱、偷漏税等各种违纪、违规、违法行为及打击职业提钞人的炒卖活动。即使如此,用这样极端的方式去预防个别的技术性犯罪行为,也容易引起人们对于“挤兑”的联想,引发挤兑预期,这不利于金融市场稳定,也不利于社会经济的稳定。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不就是这样引起的吗?其后果比个别的提现犯罪显然要严重得多。然而,为什么在发出限制令的时候就没有人想到过这一点呢?
有理由相信发生在深圳ATM机的这件怪事不过是有人拧了错一个水龙头,也许不至于成为扇起一场金融风暴的蝴蝶翅膀。但是,由深圳的ATM机窗口看我们的金融市场尤其证券市场,拧错水龙头的事还少吗?嫌水小就拧大水龙头,嫌水大就拧小水龙头,随手就拧都快成了一个习惯性动作了。长此以往,保不住哪一次就拧错了。